本书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恒夫、宁夏师范学院副教授刘衍青主编。在中国皮影木偶戏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背景下,如何将它们保护起来、传承下去并使其不永逝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本丛书第1-10卷主要收录华北、东北地区的皮影戏剧目,对于剧本的编订整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所收录的均是当地演出频繁且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剧本以民间手抄本为底本。
二、编校整理时,一律保持剧本原貌,除注释某些较为难懂的方言、俗语外,主要是改正错别字、校补漏字等,在内容上不做改动。对于影响剧情内容的错讹则以按语的形式予以标注。
三、对于演绎历史故事的剧本,其历史人物姓名、地名仍用其称呼,以保持剧本原貌。四、为便于读者把握剧情,在每个剧目的开篇处设有“故事梗概”,在每本戏的前面设“剧情梗概”,以总括主要情节、提示剧情进展。
五、由于皮影戏剧本的传承大多是口耳相传,手抄本中的很多人物身份及行当都没有标示清楚,为保持作品原貌,“主要人物及行当表”一仍其旧,缺失部分未予增加。
本书是第七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