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签名、题词、印章版)古琴丛谈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478726
  • 作      者:
    郭平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²  全新修订、超值附赠,雅致典藏版。

文字校订,图文互参。收录百余幅珍稀图片:王世襄先生于2006年给作者的来信手稿,作者与成公亮先生合影,作者手书琴诗、琴书等。附赠作者手书嵇康《琴赋》长卷(近1米),可单独取出,装裱珍藏。附赠全新录制郭平、郭思淼古琴演奏曲CD《忆故人》(亦可扫码收听),包括《广陵散》《流水》《白雪》以及《文王操》《龙朔操》等十首琴曲,其中特意列入郭思淼用丝弦琴弹奏的几首管平湖先生版的曲目,以作纪念。匠心设计、全彩精印、装帧清雅,精致书签随机掉落。无论你是否拥有过《古琴丛谈》,这一版值得收藏。

²  出版近二十年广受好评,市场和读者口碑俱佳。

@长胡子的心脏:文笔清雅,比较全面又温和的介绍了古琴常识。也提出了自己的见地。不错。@Simon W:名师高徒之作确实不同凡响。感谢作者啊。@剑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幽浮N号:很有古典气质的书,讲述古琴的渊流特色、制琴谱尺及习琴中的师友感悟。@观山景:幽远古朴清润浩正的感觉油然而出。@涉谷:匆匆阅完,当真是专业、挚爱古琴之人所写。刨除纯技艺层面的东西,围绕古琴的寄托和教化功能是最令我着迷的。@张英俊不英俊:光是看到作者的序言就已经非常感动。毫不造作又全面的一本好书啊!

²  真诚纯粹、推心置腹,古琴入门的良师益友。

无论是习琴还是做人,作者始终心怀坦荡,干净纯粹。他对琴的热爱无比真切,因而以恭谨之心做导引,将高深的道理化作日常的哲学,为读者打开通往古琴艺术的宽广路径。如果你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什么样的琴算得上好琴?古琴真的如此神圣吗?普通人为什么要学琴、弹琴?传统授琴的方式有什么好处,在今天是否已然适用?指法技艺与境界品格二者哪个重要?阅读本书,这些困惑都将一一解开。

²  以文人之笔写琴人之心,提升琴学修养必读。

作者古典文学功底深厚,从文人琴的视角进入,由古及今,在更久远、广博的时空之中,归纳弹琴的讲究,解读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古琴艺术;从琴与大自然、琴与人的关系变化,关注琴的历史走向和命运。强调人内心的芬芳之意,关注古琴音乐带给人的欣快和沉静,深入古琴大家的精神世界。《鸿泥阁谈琴录》一篇丰富有趣,以琴学札记呈现,是作者日读琴书的感想心得,形式独特,灵感之光随处可见,爱琴、懂琴的读者可在其中“挖宝”。

²  传达淡泊、达观的人生态度,修身理性,常读常新。

“众人以为自己是明智的,因为他们现实;好古之人也以为自己不糊涂,因为他们有固执的梦想。到底是谁超越了生的病痛和烦恼,各有各的标准和道理。” 围绕人谈琴,关心人的生命与悲喜,如泠泠清音,抚平现代人的焦躁。即使是不学琴的人,也完全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回久违的沉静、平和,找到可以腾挪的精神“桃花源”。阅读本书,我们将有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获得真正的平和与安宁。



展开
作者简介

郭平,江苏南京人,学者、古琴家、小说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从事教学、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习琴三十余载,先后师从古琴大家刘善教先生与成公亮先生,得王迪先生与林友仁先生悉心指教。著有《古琴丛谈》《广陵散》《魏晋风度与音乐》《巴厘巴厘——一个中国人的三十次巴厘岛之行》《鸿泥阁藏瓷》《在异乡》《净化灵魂的旋律》《印尼叙事》《没有脸的诗集》《后来呢》《投降》等,译注《陶渊明集》

展开
精彩书摘

【金句摘录】

作为艺术题材,山水及陶然于山水的内容在古琴、绘画中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它们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面容。

那种认为初学者、尚未入门者只能从听由流行歌曲改编而成的琴曲的做法是荒唐可笑的,正如要把我们的民乐介绍到西方,让人家听民乐合奏《拉德斯基进行曲》一样可笑。

如果天下人弹琴都一个样,琴还有什么意思?

弹琴是一项艺术活动,需要有高明的技艺支持,否则,什么人都有可能达到“清”的境界而不一定是琴人。

弹琴者端坐于琴前,琴或置于琴人膝上,或置于几案,弹琴者恰好是一种端然俯视乐器的架姿,无须扭捏俯仰,是一种端庄、从容、谦和、自在的样子。

我喜欢这样的琴家:琴弹得已经极好了,却并不挑琴、非好琴不弹,而是只要把手放在琴上,哪怕是很一般的琴,也像弹雷琴一样,认真地把曲子弹完,而且,脸上神情,一定是欢喜的。

乐器与家具、房屋等相似,都需要与人相处,获得人的气息的滋养。好琴越弹会越和润,劣材则越弹越枯燥。再好的琴,长久地不弹,声音会失去润泽圆融之趣。

如果可以展开来说,我理解的“芳”是内心的芬芳之意,即琴音须有自己的灵魂。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美感之意。

好琴的价值主要不在器物之美,而在于其声之美,在于它们由声传达出的音乐,由音乐表达出的古人及今人的精神境界。

知音的确是美好的,它比中国士人普遍盼望的知遇之恩更纯洁、更具有心灵的深度。

春天到了,就扶犁耕种;麦子熟了,就挥镰收取;大敌当前,便告别麦子,挺戈出征。一切做为都那么自然,欢喜便欢喜,痛苦便痛苦,直接而纯粹。

有独立品格的琴人,不由得要怀想、追慕“古”的简单和健康,希望弹古人的谱领会古人的心怀,当然,也更有人创作新曲以传达合乎古代品质的精神。他们是以精神返回“古”来对抗“今”,走向“明天”的。

琴、棋、书、画是高雅的艺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们之间也有相通之理。只有全面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琴人以及琴乐才会有内涵和底蕴。

简单地说,学院的也好,民间的也好,都应该首先真正把心思放到沉积丰厚的古琴传统中去,诚恳、扎实地向古人学习、向传统学习、向老一辈琴家学习,把人做好,把琴弹好。

……

 


展开
目录

良材美斫说器      001

琴音之“九德”      040

弹琴的讲究                 054

琴对谁弹    ——说知音 071

说古琴之“古”             089

说古琴之“清”             097

古琴指法之美          114

琴曲题材                  130

传统琴曲的音乐特征            150

说风格——琴的总体品格与流派风格            158

“声多韵少”与“韵多声少”——早期琴曲与晚近琴曲手法差异      174

古琴谱的文化解说——兼说打谱             185

怎样进入古琴世界——兼说琴的现代传承     206

陶渊明与无弦琴             220

说不尽的管平湖             232

聆听刘景韶先生             248

闲话《秋籁居闲话》     255

鸿泥阁谈琴录          261

主要参考文献          291

后记                 293

附录                29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