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领导管理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1,非常2道;名可名3,非常名。无,名4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5;常有,欲以观其徼6。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7。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
1道可道:第一个“道”字是名词,宇宙的本源,即创生天地万物的总原理;第二个“道”字是动词,意为“说出来”。2常:恒久、不变。3名可名:第一个“名”字是名词,事物的称号;第二个“名”字是动词,称说、命名。4名:动词,定名称。5妙:精微莫测。6徼:边界,引申有“广大无际”的意思。7玄:幽远奥妙。语译:“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解说的话,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称来界定的话,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称作天地形成的本始;“有”,称作万物创生的根源。所以常处于“无”,想要观照道体的奥妙莫测;常处于“有”,想要观照道用的广大无际。“无”和“有”,虽然名称不同,却都来自于道,都是幽远奥妙。幽远奥妙到了极点,就是所有的道理和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黄帝在位十九年,教令通行天下。有一次他听说老子住在崆峒上,便前去拜访他并问道:“我听说您已经达到道的境界,是否能请教您:道的精华是什么?如果我想运用天地的精气来助长五谷的成长好养育百姓,也想利用调和阴阳来掌控万物的话,应该怎么做呢?”老子回答道:“你所要问的,是万物的本质,可是你想要做的,却是摧残万物。像你这样狭劣的想法,又怎能了解道的境界呢?”(《庄子·外篇·在宥》)由此可见,老子认为“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质,也是宇宙创生的根源。
然而,虽然姑且称之为“道”,但老子却认为“道”的玄妙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来形容,正如佛家认为佛的境界是无法用言语来比拟故有“佛曰不可说”一样,老子也认为语言文字有局限、穷尽的时候。
因此,战国时期庄周也曾经质疑:“当你我辩论时,若你胜了我,那么你的见解果然就对了,而我的见解肯定就错了吗?如我胜了你,那么我的见解就一定对,而你的见解就一定错了吗?到底我们两个是有一人对,有一人错,还是两个人都对或者都错了?也许我们两个人不够聪明,那么该请谁来做公正的评判?假使请见解和你相同的人来评判,那么他既然和你有相同见解,又怎么能评判?倘若请见解和我相同的人来评判,那么他既然和我有相同见解,又怎么能评判?如果请见解和我们都不一样的人来评判,那么他既然和我们的见解都不相同,又怎么能评判?若是请见解和我们都相同的人来评判,那么他既然和我们的见解相同,又怎么能评判?这样,不论你我或其他人都不知道谁是谁非,又如何评判?”(《庄子·内篇·齐物论》)既然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那么又如何断定是非?与其强作解人,还不如放下执着,以免局限一隅。
春秋时期,某日齐桓公正在读书时,一旁制造车轮的工匠轮扁突然放下锥凿向桓公问道:“请问您读的是什么书呢?”桓公回答说:“我读的是圣人所写的书。”轮扁又问:“写书的圣人还活着吗?”桓公回答:“已经死了。”轮扁便说:“那么这书里所写的只不过是圣人的糟粕罢了!”桓公脸色一变,生气地骂着:“我正在读书,而你这个工匠怎么能对我如此讥讽呢?你如果能说出个道理来就算了,否则我就要判你死罪。”轮扁说:“好,我有道理要说。姑且就拿我制作车轮的事情来说明:当我砍削车轮时,椎眼小,就会太紧,轮辐就滞涩而无法嵌入;椎眼大,就会太松,轮辐就松松滑滑而不牢固。我的技术可以做到嵌辐时既不松滑也不滞涩,手里做的和心里想的是一致的,并且可以做到最好。但我却不能把这套技能教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继承我的手艺,所以如今我已经七十岁了,却还一直在制作车轮。现在也是同样的情形,圣人和他所无法传承的经验,都已经消灭,不在人间了,那么圣人所写的书,不正是圣人所留下来的糟粕吗?”(《庄子·外篇·天道》、《淮南子》卷十二《道应》)
由此可见,有些事很难用语言文字来传达,有的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的甚至连意会也做不到,因此老子才会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殷中宗曾经问:“天是自然运转的吗?地是自然静止的吗?日月竞逐是为了什么?谁是天地的主宰?我猜想,是某个机关因为不得已而做的吧?也或许真的是自然不得不运转的吧?布云是为了下雨吗?还是下雨是为了布云?是谁降雨施云呢?究竟是谁在鼓动的呢?风起自北方,有的吹西、有的吹东、有的旋转而上?这又是谁鼓动的呢?”中宗的宰相祒,也是位神巫,他回答道:“让我来告诉您。天有上下四方,称为六极,又称六合,另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也称为五常或五性,自古帝王顺应这个自然法则,那么天下就会太平;若是违背自然法则,那么天下就会大乱。倘若九州的人事,治理成功,道德具备,监察照临下界,天下都拥戴,这就叫作上皇,也就是自然的帝王呀!”(《庄子·外篇·天运》)
殷中宗曾经困惑天地万物究竟是如何运行,于是猜测宇宙间必然有一股主宰的力量,所以宰相祒便告诉他,那股主宰的力量就是“自然”,也就是“道”。因此,帝王治理天下时就应该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从前,宋国有个人将花了三年时间用象牙刻成的楮木叶献给国君,他刻得十分精美,连枝茎和叶上的纤细绒毛都刻出来了,就算把它混杂到真正的楮叶中也无法辨别。列子知道后便说:“假使让天地三年才能生出一片叶子,那么万物中长有叶子的植物就很少了。天地在化育万物时,嘘一口气就生出它们,吹一口气它们就衰落了,哪里会这样辛勤、劳苦呢?”(《韩非子》卷七《喻老》、《列子·说符》)
大自然化育万物,浑然天成,丝毫不见刻凿之工,十分玄妙;而人类,尽管自诩为万物之灵,可以巧夺天工,刻出与真实楮叶一模一样的叶子来,然而所耗费的力气却是数倍于自然,可见违背自然法则的结果,只是徒劳憔悴罢了。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1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2、高下相倾、音声3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4之事,行不言5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7。
——第二章
1恶:即丑,相对美而言。2相形:相较。3声:回声。4无为:顺任自然而为。5言:指声教法令。6辞:言语。7不去:不泯灭,不朽。语译: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时,丑的观念也因而产生,一旦美丑相较后,那就不美了。当天下人都知道好之所以为好时,不好的观念也因而产生,一旦好坏相争时,那就不好了。所以有无相辅相成、难易互相转化、长短相较互现、高下彼此倾倚、声音与回声互相配合、前后相互成序,这些相对的观念,常使世间纷扰不安。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实行“不言”的教化。顺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干预、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化育万物而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而不自居其功。正因不自居其功,所以其功绩反而永垂不朽。
尧帝时期,贤人齧缺向老师王倪请教:“您知道万物所以相同的道理吗?”王倪回答:“我怎么知道呢?”齧缺又问:“您知道自己不清楚吗?”王倪又答:“我怎么知道呢?”齧缺再问:“那万物都是无知的吗?”王倪再答:“我怎么知道我所讲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又怎么知道我所讲的‘不知道’是真的不是知道呢?我且问你: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不舒服,但泥鳅也会这样吗?人住在树上就会担心害怕,但猿猴也会这样吗?那么究竟谁才会知道最好的住处呢?人爱吃牛、羊、猪肉,麋鹿爱吃草,蜈蚣爱吃蛇脑,猫头鹰和乌鸦爱吃死老鼠,那么究竟谁才会知道真正的美味呢?所以,依我看来,仁义的标准、是非的判断,杂然错乱,又怎么能够分辩呢?”齧缺接着问:“您不知道利害,难道圣人也不知道利害吗?”王倪接着回答:“圣人是极神妙。大草原燃起烈火也不能使他热,江河结了坚冰也不能使他冷,疾雷振动高山和巨风掀翻大海也不能使他震惊,这样的圣人,连生和死的变化也影响不了他,又何况利害这种枝微末节的小事呢?”齧缺听了,豁然开朗,高兴得跳了起来,从此抛开各种预设标准和烦恼困惑。(《庄子·内篇·齐物论》)
无为而治——领导管理的智慧舜曾经问尧:“天子的用心是如何呢?”尧回答:“不欺侮顽愚的人民,不抛弃贫穷的百姓,悲伤安慰死者,劝勉幼儿,哀怜孤寡妇人。就是我的用心。”舜说:“好固然好,却不足以称作伟大。”尧问:“那么应该如何呢?”舜回答:“天子的用心应该与上天合德,虽然事迹显著而内心宁静,像日月照耀,四时无休,像昼夜循环不已,像布云下雨一般地自然。”尧笑着说:“您的用心,与天德相合;而我的用心,是与人事相合啊!”(《庄子·外篇·天道》)可见,古代圣王治理天下,都是顺应万物自然发展,所以他们的功绩才能永垂不朽。
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宠爱妃子丽姬,改立丽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并杀了太子申生,而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则流亡国外。献公死后,不久夷吾回国夺得君位,却也想除掉重耳,重耳只好继续流亡。
有一次因为饿了好几天,重耳的随行大臣介之推便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用火烤熟给重耳吃,重耳知道后非常感动。
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晋文公,而随他流亡的臣子也得到赏赐,但介之推却没有得到封赏。介之推说:“上天还不想断绝晋国的国祚,所以安排国君来掌管,可是那些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太欺骗人了吗?偷取别人的钱财,还会被人叫作盗贼,更何况是贪取天上的功劳作为自己的功劳呢?在下位的人把贪天之功为己功的过错视为正当的,而在上位的人还对他们加以赏赐,这样上下相互欺骗,我实在很难再跟他们相处了啊!”介之推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去求赏赐?如果不去追求,又能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既然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如果再去追求,那不是错得更离谱了吗?况且都说了怨恨的话,就不应该再接受赏赐。”介之推的母亲问:“让国君知道这件事好吗?”介之推回答:“我就要退隐了,还需要表白吗?如果我告诉了国君,就表示也想得到显达呀!”介之推的母亲说:“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吧!”于是介之推背着母亲躲进了绵山。
等到晋文公派人来找介之推时,已经找不到了,于是有人建议放火烧山逼出介之推母子,不料最后只发现介之推母子俩抱着死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下。晋文公觉得非常遗憾地把绵山上的田作为介之推的封田,并说:“用这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扬好人。”于是介之推功成不居、晋文公勇于认错的君臣形象便永驻民心。
战国时期,楚国令尹子发率兵打败了蔡国,楚宣王高兴地到郊外迎接,并赏赐他土地及爵位,但子发却推辞不肯接受地说:“治理国家、制定政令,使诸侯归顺,这是君王的德行。发号施令,军队还未交战,敌军就溃散,这是将军的威力。士兵在战场上打败敌人,这是平民的力量。如果我因为百姓的功劳而取得爵位、俸禄,便不是仁义的做法。”所以老子说:“大功告成却不占有功劳。正因为不占有,所以功劳便不会离开他。”
目录《老子》作品背景介绍001
无为而治——领导管理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太上,不知有之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淡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乎,其中有物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执大象,天下往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治大国,若烹小鲜
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无以生为,贤于贵生
守柔日强——圆融处事的智慧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无欲无私——知足快乐的智慧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民重死而不远徙
顺应自然——避险养生的智慧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圣人为腹不为目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强梁者不得其死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自知者明——立身待人的智慧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器长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
之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美言市尊——诚恳说话的智慧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治人事天,莫若啬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