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虚拟经济有限发展法学理论及其根源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937450
  • 作      者:
    肖顺武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肖顺武,湖南隆回人。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企业法与竞争法教研室主任。重庆市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土地法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法、竞争法。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农业经济问题》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金融与保险》全文转载,1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摘编并在网络版全文转载。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已结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大项目1项(在研)、重庆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已结项)、西南政法大学重点项目1项(已结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曾获重庆市优秀毕业生、重庆金平法学教育基金会“柯泰教书育人奖”、西南政法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本体论的建构:虚拟经济及其有限发展理论
一、虚拟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一)虚拟经济是所有权进一步虚化的产物
(二)虚拟经济以“交易一再交易”为主要运动形式
(三)虚拟经济具有高风险性
(四)虚拟经济具有弱寄生性
二、虚拟经济的地位考察
(一)虚拟经济是现代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本积聚器
(二)虚拟经济是现代实体经济保持活力的发动机
(三)虚拟经济是国家升级现代产业结构的助推器
(四)虚拟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
(五)虚拟经济是人类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三、虚拟经济有限发展的界定
第二章 有限发展:虚拟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宗
一、虚拟经济的产生过程与虚拟经济的有限发展
(一)实体经济制约着虚拟经济的发展限度
(二)实体经济虚化的初始步骤是有限的
二、虚拟经济的运行安全与虚拟经济的有限发展
三、虚拟经济的自身地位与虚拟经济的有限发展
(一)虚拟经济会造成新的贫富分化
(二)虚拟经济增加了市场经济的经济周期频率
(三)虚拟经济的高成本性决定了虚拟经济只能有限发展
四、虚拟经济的制度供给与虚拟经济的有限发展
(一)虚拟经济市场秩序的维持需要法律制度的限制
(二)应对虚拟经济引发的危机需要制度予以保障
(三)保护投资者的权益需要制度提供保障
第三章 市场逻辑与政府规制:虚拟经济有限发展的二元向度
一、虚拟经济的市场逻辑:为什么虚拟经济只能在市场经济中有限发展
(一)虚拟经济中的价值规律被异化
(二)虚拟经济扭曲了市场经济中的需求定律
(三)虚拟经济放大了市场经济的非自洽性
(四)虚拟经济存在“脱实向虚”的发展风险
二、虚拟经济的政府规制:为什么政府要确保虚拟经济的有限发展
(一)政府规制是虚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政府规制是遏制虚拟经济异化的有效手段
(三)政府规制是保障虚拟经济安全运行的兜底措施
(四)政府规制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五)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有机联动需要政府规制
第四章 度之厘定:如何衡量虚拟经济是否实现了有限发展
一、虚拟经济中市场主体的权益保护是否充分
(一)虚拟经济中弱势交易方基础交易需求保护问题
(二)虚拟经济中强势交易方的对策行为的治理问题
二、虚拟经济中公权力机构的责任配置是否恰当
(一)虚拟经济中公权力机构责任配置是否科学
(二)虚拟经济中监管机构权责配置是否合理:以证监会为例
三、虚拟经济的制度架构体系化是否充分
(一)虚拟经济的制度架构是否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虚拟经济的契约结构是否系统化
(三)虚拟经济的制度安排是否有利于适度的金融创新
第五章 进路选择:虚拟经济如何有限发展
一、明确国家干预与市场决定相结合的虚拟经济发展目标
(一)实现虚拟经济的有限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实现虚拟经济的有限发展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虚拟经济有限发展需要在规模上实现与实体经济的匹配
(一)虚拟经济有限发展要注重“向实而生”
(二)虚拟经济有限发展要克服“脱实向虚”
三、维持以银行为中心的虚拟经济资源配置体制
(一)发挥银行业在资金融通中的主导作用
(二)坚持大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主力角色
四、坚持以审慎监管为特色的虚拟经济监管体制
(一)审慎监管需要将监管技术化
(二)审慎监管需要基于大银行金融体制的局限性有针对性地推进
五、注重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边界
(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不能以替代间接融资市场为目标
(二)强化信息披露质量保障制度在直接融资市场中的中心地位
(三)从完善直接融资市场基础制度的角度来推进注册制
结语 创立契合中国国情的虚拟经济有限发展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