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早年生活与教育经历
1.出生与早年经历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图1-1)。除了这两个广为人知的名号以外,①各个时期又有不少大家并不熟悉的字号,相关研究者已多有论述。按照时间顺序看,他幼名成蹊,一名广侯,其名“叔同”又作漱筒、舒统、瘦桐等。别号惜霜。入天津县学时,名文涛。其母去世后,曾改名日哀,字哀公。后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留学期间,初名哀,继名岸,又有艺名日息霜或惜霜。回国后在《太平洋报画刊》作编辑时,称李叔同。接着在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名息,字息翁。断食出家时改名欣,号欣欣道人,旋又名婴。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②弘一法师别署特别多,这一方面为认识他的艺术作品带来一定困扰,另一方面看,由于弘一法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署名,因此反过来也为推测其相关作品的创作年代,乃至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抓手。
就艺术方面来看,弘一法师(后多以“弘一”或“法师”简称)可谓中国近代史上少见的“全能型”艺人,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举凡诗词、书法,绘画、篆刻、戏剧、音乐等,可谓无一不精。成年后又进入上海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先生,得名师指点,成就了他传奇而光辉的一生。1906年,他出国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跟随黑田清辉学习,主攻油画,继而又进入音乐学校学习音乐,是中国第一个出国研究西洋画、音乐,并把所学带入国内的人。①也正是这段留学经历,使得弘一极大开拓了眼界,为其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家打下了基础。同时,他在晚清和民国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颇具戏剧性的人生经历也铸就了其极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教育家的身份。
关于弘一的籍贯,由于他长期在南方生活居住,在很多人的直觉里,他似乎是江南人士。实际的情况是,他祖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出生也在天津,后来长时间生活、工作于南方,所以也可以说是半个北方人。由于大部分人了解弘一都是源于他的出世身份,所以不少人并不太清楚他的出身,以为他是一个晚清潦倒家庭走出来的“贫士”,其实并非如此。弘一生于天津一户富足的人家,他的父亲叫李世珍,出生于1813年,在“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背景下,考中了进士,并与李鸿章、吴汝纶同被称为清朝三大才子。李世珍曾任吏部主事,后辞官经营盐业。据弘一的侄孙女李孟娟女士记载:
我的曾祖父李筱楼……早年曾教过家馆(私塾),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这一年内先后考取了举人(贡生)和进士的。中进士后曾任吏部主事,数年后辞官经商。②
一年内先后考取举人、进士,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李世珍为第三甲排名七十九位,现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所藏《乙丑科会试题名录》中,赫然写着“第七十名李世珍”的字样,①足以证明弘一出身的显赫。但好景不长,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晚清社会内忧外患不断,政治腐败,清王朝摇摇欲坠,最后李世珍只得辞官从商。②李家经营钱庄和盐业,是天津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只是由于李家后期没落,加之李叔同出家的故事广为流传,以至于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忽略其荣耀的出身。尽管家业不小,但李家人丁并不兴旺,李世珍的长子李文锦早年不幸夭折,而次子李文熙也是病秧子,因此李家到处烧香拜佛,积德行善,周济穷困,祈求上苍再赐一子。无巧不成书,1880年10月23日,年近古稀的李世珍竟然真的迎来一子,这就是近代史上颇负盛名的弘一法师。
可能是由于老年得子太过兴奋的原因,弘一的出生被赋予了太多期望甚至于神秘色彩。不少记载中提及说,弘一出生时出现了“鹊衔松枝”的好兆头。林子青先生说,此说源于吕伯攸的《记李叔同先生》一文,最早发表于1926年9月17日的《小说月报》:“据他(大师)说,这(松枝)便是他当年呱呱坠地的时候,由一只喜鹊衔着飞进来,落在产妇床前的。”但这显然是附会而来,因此林子青称“并无其事”。④林子青是弘一的弟子,其说当可信。李世珍老来得子,自然对其疼爱有加,寄予厚望。李叔同幼名成蹊,即源自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了给李叔同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李世珍专门为其在山西会馆南路买了一个大宅院,所以李叔同早年的生活条件是远优于同龄人的。据李叔同的次子李端回忆说: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