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纯粹·音乐的精灵
0.00     定价 ¥ 7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60309
  • 作      者:
    刘雪枫,纯粹pura出品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卖点

著名乐评家刘雪枫以激情四射、极富有感染力的文笔,将评论的对象、曲目以及对音乐诠释理念独到的理解表达得都摇曳多姿,各不相同。本书对20世纪的音乐家进行了严谨的考察及个案点评分析,开国内研究先河,是一本既有可读性又有鉴赏性的音乐文化读本。


编辑推荐

本书为著名乐评家刘雪枫的一部音乐随笔集。基于丰富的资料和个人的体验,作者对20世纪世界著名的指挥家、独奏家和歌唱家的演绎特点及欣赏要领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解读,文笔生动,不乏创见。字里行间所展现的对音乐的感悟和解读更体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理解,对中西方经典音乐爱好者具有鉴赏、引导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刘雪枫,音乐评论家、文化学者,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爱乐》主编、《人民音乐·留声机》主编、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文化顾问、中国国际合唱节艺术委员会主席兼艺术总监等,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特聘教授及兼职研究员。著有《给孩子的音乐》《贴近浪漫时代》《音符上的奥地利》《隐秘的肖邦》等音乐文化论著 20 余种,主编《瓦格纳戏剧全集》、“京师爱乐丛书”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是施特劳斯,更是海顿 

——巴伦博伊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简评

 

指挥大师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首度执棒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的消息早在2007年年底便在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官方网站发布,虽然没有了悬念,还是令人翘首以待。在乔治·普雷特里为维也纳音乐风情涂上浓郁的法兰西色彩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巴伦博伊姆的施特劳斯家族“轻音乐”将会呈现出“举轻若重”的德奥“严肃音乐”的状貌,正如我在一年前评论普雷特里的新年音乐会一文结尾所言——“也许我们即将欣赏到的是一次克莱门斯·克劳斯式的新年音乐会,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开创者,克劳斯将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提升到纯音乐的高度,并广为人知晓。”

在维也纳爱乐的惊人可塑性面前,“巴伦博伊姆风格”得到十分到位的体现,起始曲目《威尼斯之夜》雄浑稳健,完全剔除了“轻歌剧”的成分,即使其中的华尔兹段落,都是那么四平八稳、言之有物地进入,不得不承认巴伦博伊姆此刻已在倾尽全力,使得这首鲜为人知的序曲一下子或威仪八面或柔情万种地风光亮相。也许身处现场的听(观)众更有可能受到气氛的感染,而并不能产生与此前同类音乐会的强烈对比感。对我来说,聆听CD与观赏现场实况转播除了在音响效果上有较大差别外,总的感觉基本一致。一句话,这是一次音乐性、聆赏性极强的“新年音乐会”。

巴伦博伊姆当然要带来能够彰显他的身份及背景的作品,所以第二首《东方童话圆舞曲》便被他演绎得更加“受力”,舞蹈的轻盈被徐缓沉郁的步伐取代,抒情性大大提高,甚至在句法的呼吸间洋溢着深深的眷恋和感动。同样的解读方式也出现在《南国的玫瑰圆舞曲》,宽广的序奏引入宏大的主题,竟然再也带不起旋转的舞步,这也许是我听到的最严肃刻板的施特劳斯圆舞曲,而它又是那么让人熟悉的《南国的玫瑰》。

《吉普赛男爵》序曲原本便是音乐戏剧性很强的音乐,巴伦博伊姆毫不吝惜他的深度刻画才华,于宏大结构下着眼每一处细节,实在大大提升了该曲的音乐会地位。紧随其后的该剧《入城式进行曲》尽管节奏仍嫌稍缓,但气氛已明显改变,与序曲的庄严沉郁形成对比,顿生神清气爽之感。此时现场气氛好像第一次达到应有的高潮,足见巴伦博伊姆走的是卡拉扬和普雷特里的路子,并不醉心于像马泽尔、梅塔、穆蒂等人那般孜孜以求于调动观众热情的“新年方式”。

2009年在维也纳是一个特殊年份,两百年前的5月31日,“交响曲之父”约瑟夫·海顿在入侵法军的炮火中病逝于玛丽亚希尔法(Mariahilfer)附近的寓所。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海顿年”,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首演了海顿“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乐师们在观众的开怀笑声及喧哗中停止演奏,一一离去,以一种近于搞怪的方式表达对海顿式幽默的温暖敬意。然而,正是在这首海顿作品中,巴伦博伊姆为整场音乐会奠定了基调,他的维也纳风格显然更属于海顿式甚至莫扎特式而非施特劳斯,他在海顿这首并非分量足够的乐曲中似乎一下子复活了,那种源源不息的生命力扑面而来,无论是分句呼吸还是节拍递进都那么浑然天成,沁人肺腑。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就这样在临近结束的时候印上了海顿的标记,它本应是热闹的顶点,却在现场观众还没有欢乐够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地迎来了“安可曲”,一气呵成的《心满意足波尔卡》之后便是年年期待的《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及《拉德茨基进行曲》。

在本次新年音乐会首演的六首作品中,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的《西班牙圆舞曲》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巴伦博伊姆因其卓越的成就和人道主义精神,曾被西班牙政府授予荣誉公民,《西班牙圆舞曲》在新年音乐会的妩媚登场,无论对指挥家本人还是西班牙政府,都是一次充满喜悦的致意。

对于热衷收藏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唱片的人来说,巴伦博伊姆执棒的2009年肯定具有特殊的价值,虽然还不能马上将其与六十余年前的克莱门斯·克劳斯的成就作简单比较,但是在1987年卡拉扬、1989及1992年卡洛斯·克莱伯、2001及2003年哈农库特、2002年小泽征尔及2008年普雷特里之后,巴伦博伊姆毕竟继续维护了爱乐者心目中的“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的高品位及高水准。他的亲和力也许远不及更受现场观众欢迎的马泽尔、梅塔或穆蒂,但作为录音制品,它毫无疑问将成为维也纳“通俗音乐”的演绎经典,在每一位爱好者的唱片架上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