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CONTENTS
绪 论
1 法律语言学研究概况
1.1 法律语言学的界定
1.2 国外法律语言学研究
1.3 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
1.4 法律语言的特点
1.5 法律语言的失范与规范
1.6 法律语言的比较研究与翻译
2 法律语言模糊性问题研究综述
2.1 法律语言模糊性与准确性的关系
2.2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原因
2.3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积极功能
2.4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弊端以及克制
2.5 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3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对立面:法律语言的准确性
3.1 法律语言准确的必要性
3.2 法律语言准确性的总体要求
3.3 法律语言准确性的具体要求
3.4 法律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辩证关系
4 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分析
4.1 语言本身的特性
4.2 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4.3 法律现象的复杂性
5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积极功能
5.1 实现法的稳定性的功能
5.2 弥补法律漏洞的功能
5.3 赋予法官裁量权的功能
6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消极影响
6.1 不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6.2 易于导致执法和司法人员滥用权力
6.3 导致纠纷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
7 发扬法律语言模糊性的优势
7.1 区分情形使用模糊性的法律语言
7.2 发挥法律语言叠加使用模糊近义词的优势
8 克服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弊端
8.1 提高立法者素质和立法技术
8.2 正确把握法律语言的模糊度
8.3 对模糊性法律语言进行语义限定
8.4 对法律文本中模糊词语进行法律解释
8.5 规范与引导司法自由裁量权
结 语
后 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