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闻采编实务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853599
  • 作      者:
    新闻记者职业教育丛书编写组,漆亚林,张宇清,杜智涛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作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高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高端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了我国一流的传媒专业出版及产学研融合服务企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邀请一批专家学者组成新闻记者职业教育丛书编写组。其中,主编漆亚林、张宇清,副主编杜智涛,执行主编王凯山,编写人员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20位学者组成。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家,他们拥有丰富的新闻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新闻采编实务技能,使得本套丛书更具专业性、权威性和实用性。

漆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传媒经济学。

杜智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研究员。

王凯山,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实践媒体融合理论及实务。


展开
精彩书摘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事业发挥着沟通信息、监测环境、监督社会、教育公众等作用。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业务流程中的核心环节,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体现和归宿。厘清新闻采写的特征和原则,是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

第一节  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采写贯穿于新闻发现、新闻选择、新闻呈现等新闻生产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新闻记者思想水准、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新闻采写肩负着实现新闻功能的特殊使命,唯有正确认识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才能更加立体而深入地掌握新闻采写的规律,进而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作为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新闻采写的特征包括社会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

一、社会性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的产物。新闻在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是社会的镜像反映。新闻采写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其源头和基础是社会生活。新闻采写的目的和宗旨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通过对现实图景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形塑公众的社会认知和正确的价值观。公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是新闻信息传播最终的受众,是新闻信息及其传播者的审查员。新闻采写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采写源于社会生活

新闻采写是一种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并将其整理、撰写为新闻报道的过程。新闻采写存在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生活,从新闻线索的获得、新闻选题的制定,到新闻文体的构想与写作,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新闻报道需要反映社会事件、现象和问题。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社会观察、采访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撰写。新闻采写是社会交流和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源,并为社会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二)新闻采写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晓欲

新闻报道什么、怎样报道,是以受众或用户为中心的,新闻采写的目的在于向公众传递消息,提供观点,以促进社会交流和沟通。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写作活动始终受到受众或用户的影响和制约。新闻采写在这一目的指导下,依据新闻价值的标准,对新闻事实进行采集与呈现。比如,新闻事件所包含的传者、讯息、媒介、受众、效果等我们常说的“5W+H”等内容,就是受众或用户在浏览新闻时期望了解的内容。受众或用户获得信息的目的包含但不限于寻求知识、解决问题、强化信念、社交需要、消遣娱乐等。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准确反映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客观事实,以此满足受众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需要。

(三)新闻采写的过程具有社会性

新闻采写的过程是新闻工作者与社会发生联系的过程,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密切相关。新闻报道的背后是各种社会力量的角逐和反映。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通常代表新闻机构与受访人员进行采访交流,这种交流行为有别于私人的人际交流行为。私人交流以个人利益为主导,而新闻采访必须从维护公共利益出发。这也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中应当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真实、客观、准确、全面地报道新闻事实,为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二、专业性

新闻采写的专业性是指新闻采写活动是需要依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完成的社会交往活动。从总体性的社会活动而言,新闻采写必须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和全面。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真实是新闻采写的第一生命,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我们从事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也是指导我们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第一原则。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写活动时不仅要注重部分真实和细节真实,而且要力求实现整体真实,决不允许有任何的虚构和夸张,新闻作品中所描述的事实必须要有准确的来源。唯有坚守真实、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工作信条,新闻工作者才能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深入新闻现场,尽最大努力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将新闻事实材料所包含的各项基本要素核实准确,最终形成能反映客观事物原貌和时代特征的新闻作品。当下,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彼此渗透与融合,促进了新闻采写专业性理念的更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运用数字技术

在媒介融合时代,数字技术对新闻内容和形式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闻生产流程正逐步实现数字化,以融合新闻为主导的新闻采写模式正在建立。媒介融合之前,新闻工作者的采写工作基本能够独立完成,采写结束后各自向所属平台提供稿件,整体任务分配非常清晰。媒介融合之后,由于信息载体变得更加多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闻采写的特征和原则 / 001

第一节  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 / 002

第二节  获取和呈现真实信息是新闻采写的底线原则 / 007

第三节  新闻传播规律与公众利益并重的价值原则 / 011

第四节  “传通”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原则 / 014

第五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与一体化 / 022

第二章  新闻发现、新闻选题与采访策划 / 030

第一节  新闻发现 / 031

第二节  新闻选题 / 040

第三节  采访策划 / 045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类型 / 056

第一节  访问的基本内容 / 057

第二节  观察的基本内容 / 064

第三节  文献采集的基本内容 / 067

第四节  体验式采访 / 072

第五节  隐性采访 / 077

第六节  社会调查 / 084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准备 / 093

第一节  新闻线索的寻找 / 094

第二节  采访对象的约定 / 099

第三节  新闻背景的准备 / 107

第四节  采访计划的拟订 / 110

第五节  采访的心理准备、器材准备、礼仪准备 / 117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 / 125

第一节  访问的特质 / 126

第二节  访问的氛围营造及冲突应对 / 128

第三节  提问的类型 / 131

第四节  提问的要求和方法 / 137

第五节  现场观察的作用和内容 / 143

第六节  现场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 146

第七节  现场观察力的培养 / 150

第八节  采访记录的内容 / 152

第九节  采访记录的方式与技巧 / 154

第十节  采访记录的整理与核实 / 156

第六章  新闻写作 / 164

第一节  消息 / 16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