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思政元素
第一章 医者精神
引言
医学是为全人类做贡献的事业,医学事业是全民事业,医学教育为医学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018年10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这对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为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生成长、医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国之大计,医学担当,医学院校承担着推动医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医学是人学,医术是仁术,医者应当是仁者,其最深刻的本质在于对“人”的关怀。医者最重要的精神是“敬畏生命,尊重患者价值,怀揣仁爱之心”,医者肩负的使命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就要求医学人才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高于其他一般职业的职业道德素养。
而在职业道德素养中,医者精神则是最核心的部分,不但能冰释异化为“消费关系”的医患间紧张的局面,也能使医学生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节医学生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源头,是实施医学教育的平台,应主动适应新时代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医者精神,为国家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
医学发展水平表现为医疗技术的进步,其根本标志是医学人才现代化。思想政治素质是医学人才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决定了未来我国医学人才的整体水平。作为“明日医生”的医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缺一不可,专业精神和医者精神辩证统一。医学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相对较高,即要为新时代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医德、伟大医者精神的医学战线接班人,以医者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体系的设计不单单是对医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不断增强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构建医学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建设,挖掘专业课程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全过程、全员育人、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有助于进一步将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紧扣医学生和医学教育特点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弘扬培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伟大医者精神,有利于更好实现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度目标,有利于更好满足新时代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声明:本篇章收录古今人物文章及图片来自我校各学院及各附属医院教学中使用的素材,其原始出处为相关文献、网络资料、媒体报道等,编者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又进行了大量的整合、改编及文字加工。由于来源较为复杂,故无法在此一一注明出处,特致谢原作者。如原作者有版权疑问,也请及时联系编者,以便在后续工作中逐步完善。
张仲景:志存高远,德医双修
张仲景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史书记载多次发生瘟疫,十室九空,他的家族也惨遭劫难。他行医游历各地,目睹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遂立志高远。他在《伤寒杂病论》的《原序》中强调,学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并告诫同行不要争名逐利,而要“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他遍访名家,博采众长,广收医方,开拓创新,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写成《伤寒杂病论》这一不朽之作。该书是一部以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系统地分析了伤于风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伤寒杂病论》经晋朝太医令王叔和等收集整理,将其中外感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将论述内科杂病部分改名《金匮要略》。这两部著作至今仍然是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
张仲景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中医经典,也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精神遗产。一是志存高远,他论述学医者必须要有明确目标,至今仍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二是德医双修,淡泊名利,专注于医药方术;三是博采众长,开拓创新,不懈努力,终成大家。
(唐成林王子川)
皇甫谧:抱病钻研,守正创新
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医学家皇甫谧,20多岁开始矢志发奋读书,26岁时博案经典,旁采百家,著《帝王世纪》《年历》等。42岁左右得“风痹症”。他克服肢体麻木、活动不便的困难,悉心攻读医学,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集,去其重复,择其精要,刻苦钻研,守正创新,著成《针灸甲乙经》。该书分为12卷,128篇,以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和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为次序编撰,成为一部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皇甫谧的事例中,可以简要总结出他成功的几点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体会。一是不畏艰苦,二是坚持不懈,三是守正创新。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深刻体会在奋斗过程中的艰辛与意志品德的培养,守正创新,全方位成长,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医务工作者。
(唐成林王子川)
孙思邈: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系统论述了医德思想,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备急千金要方》将“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是中国医德思想的肇始。《大医精诚》一文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
他指出为医者必须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对患者应该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以解除患者痛苦为唯一职责,其他则“无欲无求”。基于这样的准则,医者不能打量患者衣着或家中布置,更不能借机索要财物,应该无欲无求。他本人得享高寿,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思邈在针灸术方面造诣颇深,提出“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概念,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首先提倡“针灸会用,针药兼用”的治疗原则,认为“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他积极主张针药并用对疾病实行综合治疗并重视预防,提出“保健灸法”,著有《明堂针灸图》。
总而言之,孙思邈不仅具有精湛的医疗水平,更为医者树立了良好的医德规范。我们要学习他这种高尚的医疗品德,更应具备对患者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救死扶伤的医疗责任感。
(唐成林王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