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学整合课程思政案例集——重庆医科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0.00     定价 ¥ 1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8011
  • 作      者:
    邓世雄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精彩书摘

上篇 思政元素
  第一章 医者精神
  引言
  医学是为全人类做贡献的事业,医学事业是全民事业,医学教育为医学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018年10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这对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为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生成长、医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国之大计,医学担当,医学院校承担着推动医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医学是人学,医术是仁术,医者应当是仁者,其最深刻的本质在于对“人”的关怀。医者最重要的精神是“敬畏生命,尊重患者价值,怀揣仁爱之心”,医者肩负的使命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就要求医学人才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高于其他一般职业的职业道德素养。
  而在职业道德素养中,医者精神则是最核心的部分,不但能冰释异化为“消费关系”的医患间紧张的局面,也能使医学生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节医学生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源头,是实施医学教育的平台,应主动适应新时代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医者精神,为国家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
  医学发展水平表现为医疗技术的进步,其根本标志是医学人才现代化。思想政治素质是医学人才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决定了未来我国医学人才的整体水平。作为“明日医生”的医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缺一不可,专业精神和医者精神辩证统一。医学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相对较高,即要为新时代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医德、伟大医者精神的医学战线接班人,以医者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体系的设计不单单是对医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不断增强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构建医学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建设,挖掘专业课程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全过程、全员育人、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有助于进一步将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紧扣医学生和医学教育特点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弘扬培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伟大医者精神,有利于更好实现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度目标,有利于更好满足新时代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声明:本篇章收录古今人物文章及图片来自我校各学院及各附属医院教学中使用的素材,其原始出处为相关文献、网络资料、媒体报道等,编者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又进行了大量的整合、改编及文字加工。由于来源较为复杂,故无法在此一一注明出处,特致谢原作者。如原作者有版权疑问,也请及时联系编者,以便在后续工作中逐步完善。
  张仲景:志存高远,德医双修
  张仲景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史书记载多次发生瘟疫,十室九空,他的家族也惨遭劫难。他行医游历各地,目睹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遂立志高远。他在《伤寒杂病论》的《原序》中强调,学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并告诫同行不要争名逐利,而要“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他遍访名家,博采众长,广收医方,开拓创新,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写成《伤寒杂病论》这一不朽之作。该书是一部以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系统地分析了伤于风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伤寒杂病论》经晋朝太医令王叔和等收集整理,将其中外感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将论述内科杂病部分改名《金匮要略》。这两部著作至今仍然是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
  张仲景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中医经典,也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精神遗产。一是志存高远,他论述学医者必须要有明确目标,至今仍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二是德医双修,淡泊名利,专注于医药方术;三是博采众长,开拓创新,不懈努力,终成大家。
  (唐成林王子川)
  皇甫谧:抱病钻研,守正创新
  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医学家皇甫谧,20多岁开始矢志发奋读书,26岁时博案经典,旁采百家,著《帝王世纪》《年历》等。42岁左右得“风痹症”。他克服肢体麻木、活动不便的困难,悉心攻读医学,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集,去其重复,择其精要,刻苦钻研,守正创新,著成《针灸甲乙经》。该书分为12卷,128篇,以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和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为次序编撰,成为一部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皇甫谧的事例中,可以简要总结出他成功的几点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体会。一是不畏艰苦,二是坚持不懈,三是守正创新。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深刻体会在奋斗过程中的艰辛与意志品德的培养,守正创新,全方位成长,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医务工作者。
  (唐成林王子川)
  孙思邈: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系统论述了医德思想,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备急千金要方》将“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是中国医德思想的肇始。《大医精诚》一文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
  他指出为医者必须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对患者应该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以解除患者痛苦为唯一职责,其他则“无欲无求”。基于这样的准则,医者不能打量患者衣着或家中布置,更不能借机索要财物,应该无欲无求。他本人得享高寿,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思邈在针灸术方面造诣颇深,提出“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概念,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首先提倡“针灸会用,针药兼用”的治疗原则,认为“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他积极主张针药并用对疾病实行综合治疗并重视预防,提出“保健灸法”,著有《明堂针灸图》。
  总而言之,孙思邈不仅具有精湛的医疗水平,更为医者树立了良好的医德规范。我们要学习他这种高尚的医疗品德,更应具备对患者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救死扶伤的医疗责任感。
  (唐成林王子川)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言
上篇 思政元素
第一章 医者精神 2
引言 2
张仲景:志存高远,德医双修 4
皇甫谧:抱病钻研,守正创新 5
孙思邈: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6
王惟一:开拓创新,首造“铜人” 7
钱乙:儿科之圣,翰林医官 8
万全:严谨治学,患者为上 9
李时珍:创新勇气,坚忍毅力 10
杨继洲:勤学不辍,针药共施 11
蒲辅周:“勤、恒、严、用”,四字治学 12
吴棹仙:医德高尚,医术高超 13
任应秋:刻苦勤奋,穷经治学 14
王应睐等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人员:团队协作铸就辉煌 15
林巧稚:为患者的幸福着想 16
陆道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移植精神 17
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值得! 18
宋鸿钊:改写绒癌“生死簿” 19
吴孟超:妙手仁心、大医精诚 20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矢志不渝、追求真理 21
巴里马歇尔:以身试菌、敢为人先 22
颜福庆:创办中国人自己的医院 23
钱惪:抗击“瘟神”的战士 24
周泽昭:红心向党 奔赴延安 25
王鸣岐:深入西藏、甘孜多地开展科学研究 26
王霄翔:一个老共产党员、老重医人的身后情怀 27
梁益建:打开折叠人生的“小医生” 28
汤飞凡:非凡精神 29
刘长安:用医者仁心诠释精诚与大爱 30
廖正步:服务家乡百姓健康,践行医者初心使命 31
第二章 西迁精神32
引言 32
钱惪:千里赴渝 矢志奉献 33
左景鉴:一往无前 扎根重庆 35
石美森:以德立教 以身示教 36
司徒亮:敬畏生命 心怀大爱 37
包鼎成:血吸虫研究的新突破 38
王鸣岐:百年人生路 世纪弦歌长 39
李宗明:赤子情怀报家国 热血衷肠行医路 40
吴祖尧:立心天地为家国 甘洒热血谱春秋 41
凌萝达:百年人生 一路芳华 42
张定凤:丹心一片耕杏林 妙手仁术祛肝疾 43
林尚清:舍己忘我 艰苦奋斗 44
郑惠连:敢为人先 奋战一线 45
黄仲荪:矢志科研 勇于创新 46
康格非:一片冰心 满腔赤诚 47
徐葆元: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48
黄崇本:大爱铸医魂 精诚显仁心 49
裴润方:共产党员就是要听党指挥跟党走 50
高根五: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 51
陈宏础:无怨无悔 问心无愧 52
第三章 抗疫精神53
引言 53
黄爱龙:勇担使命 科技战疫 54
周发春:以生命赴使命 56
郭述良:与“疫魔”战斗的47天 58
甘秀妮:两周辗转3000公里指导抗疫护理工作 59
田文广:使命担当扛在肩,越是艰难越向前 60
王导新:56天辗转近5000公里的救治专家 61
胡鹏:疫情不息,战斗不止 62
杜先智:去一线是医生的本能,也是党员的职责 63
刘煜亮:我们是患者的希望,必须全力以赴 64
符跃强:渝鄂情深,我们一起战斗 65
鲁力:唯一的目标,就是想把患者救活 66
王越:一封写给武汉的情书 67
下篇 课程思政案例
第一章 人体概述案例 70
案例一 解剖学绪论 70
案例二 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绪论 74
案例三 脊柱整体观 77
案例四 生理学绪论 81
案例五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84
案例六 肺通气的原理 88
案例七 疾病的转归 91
案例八 疟原虫 95
案例九 衣原体 98
案例十 血吸虫 101
案例十一 青霉素 105
第二章 分子与细胞案例 109
案例一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9
案例二 核酸测序技术——桑格测序 113
第三章 口腔医学案例 116
案例一 口腔医学美学 116
案例二 种植义齿的诞生 122
第四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案例 125
案例一 香由伤生——应激相关障碍的解读与干预 125
案例二 颅脑损伤 129
案例三 阿尔茨海默病 134
案例四 应激相关障碍 138
案例五 重症肌无力 142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案例 145
案例一 消化性溃疡 145
案例二 阑尾疾病 149
案例三 肝细胞癌 153
案例四 克罗恩病 156
案例五 消化系统放射学技术及应用 161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 165
案例一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65
案例二 肺炎 169
案例三 支气管哮喘 173
案例四 肺血栓栓塞症 176
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案例 179
案例一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79
案例二 心包炎 183
案例三 心脏性猝死 186
案例四 下肢深静脉血栓 190
第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案例 194
案例一 异位妊娠 194
案例二 绝经综合征 198
案例三 子宫肌瘤 202
案例四 慢性肾衰竭 206
案例五 慢性肾脏病 209
案例六 肾结核 213
第九章 血液与免疫系统疾病案例 217
案例一 急性白血病 217
案例二 抗凝药——华法林 221
案例三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24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案例 228
案例一 甲状腺癌 228
案例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32
第十一章 运动系统疾病案例 235
案例一 四肢骨折创伤急救 235
案例二 骨质疏松症 237
第十二章 传染病案例 241
案例一 流行性感冒 241
案例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44
案例三 伤寒 248
案例四 百日咳 253
案例五 败血症 256
案例六 艾滋病 259
第十三章 其他案例264
案例一 麻醉学——麻醉后恢复室 264
案例二 中医学——刺法灸法学 268
案例三 针灸学——拔罐疗法 272
案例四 大学体育——初学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276
案例五 大学英语——Fashion(时尚) 280
案例六 思政课——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84
案例七 思政课——学习西迁校史 289
案例八 思政课——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294
案例九 思政课——奋力实现中国梦 298
案例十 思政课——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02
案例十一 思政课——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306
案例十二 思政课——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309
案例十三 思政课——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1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