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6(赏罚一定要及时!华杉全新力作讲透《资治通鉴》中蕴含的古人智慧!)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469366
  • 作      者:
    华杉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华杉,1971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新田坝村。现居上海。

中国知名广告人、企业家、兵法家、畅销书作家。

华杉先生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每晚九点半睡觉,清晨五点起床,用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写作,日日不断,即便出差出国住酒店,进医院住病房也是一样,十年来出版了十余部传统文化和品牌营销著作。

华杉与弟弟华楠共同创办的两家公司: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展开
精彩书摘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6》(第133-134页 节选)

 

(1)

拓跋宏改革考核制度,升贬百官

九月一日,拓跋宏下诏:“全国官员,三年考核一次政绩,三次考核之后再决定升迁。如此九年,时间太长了,对该贬降的人,不够及时;对可以提拔的人,又未免耽误。朕如今三年一考,即行升降,这样,让贤者不被愚者挡路,有才能的人不一直停留在低位。各主管部门,考核官员优劣为三等,其中上下二等再分为三级(一共三等七级)。六品以下,由尚书复核;五品以上,朕将亲自与公卿论定其善恶,评为‘上上’的人升迁,评为‘下下’的人免职,中等的人保留原职。”

【华杉讲透】

赏罚一定要及时

拓跋宏这个诏书,非常重要。《司马法》说:“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这是讲赏罚要及时,做好事的利益,让他马上得到;做坏事的惩罚,让大家马上看到。如果不能及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现在我们做企业,赏罚及时更加重要,大家努力工作,就希望得到升职加薪。古代官吏,没有别的出路,无论是九年还是三年,他都得熬着。今天的企业社会,员工随时就另投明主了,三年考绩也太长,最多一年,就要给个说法。

 

(2)

三月九日,北魏主拓跋宏抵达邵阳,在淮河中心的沙洲上筑城,用栅栏截断水路,又在两岸夹筑二城。南齐萧坦之派军主裴叔业攻打二城,攻陷。拓跋宏想要在淮南筑城驻军,以安抚新依附的人。以诏书把计划告诉相州刺史高闾,问他意见。高闾上表,认为:

“《孙子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打包围战需要十倍于敌人的兵力,进攻则需要五倍兵力。我军南下的初心,只是为了接应曹虎投降,所以发兵不多,而敌人东西疆土辽阔,难以成功;如今又想在淮南筑城驻军,招抚新附之民。当年世祖(拓跋焘)以排山倒海之威,步骑兵数十万,南临瓜步;所有郡县全部投降,只有盱眙一个小城,攻之不克。到了班师回国之日,没有一个城池留下驻军,也没有一条街道并入我国领土。这难道是我们兵力不够吗?只是因为没有占领敌人的大镇,所以小镇也不可能守住。要堵住流水,必须先堵塞其源头,要砍伐树木,必须先截断其根本;如果本原尚在,而攻其末流,终究是无益于事。寿阳、盱眙、淮阴,就是淮南的本原;这三个镇不能攻克其一,而留守孤城,其不能自全,是很明显的事了。敌人的大镇在外面相逼,淮河又阻隔了我军的退路;驻军少了,则不足以自固,驻军多呢,又粮运难通。大军回国之后,留下的将士们固守一城,心中胆怯;夏天水势盛涨,救援甚难。以新击旧,以劳御逸,如果这样,必然为敌人所擒,就算忠勇奋发,又有什么用?况且安土恋本,是人之常情。当年彭城之役,攻克大镇,设置驻军,而人心不服,叛变起事的,有数万人(参见公元480年记载)。角城是一个蕞尔小城,地处淮北,离淮阳十八里。五固之役,攻围历时,最后竟不能攻克(参见公元481年记载)。今昔相比,困难更兼数倍。现在天气转热,开始进入雨季,希望陛下追随世祖的脚步,倒转车轮,掉转旌旗,回去经营洛阳,蓄积力量,观察机会,推广德政,施行教化,把在中原的国都搞好了,远方人自然归服。”

尚书令陆睿上表,认为:“长江浩荡,是敌人的巨大防线。南方昏雾,暑气蒸腾。军队到了夏天,必多疾病。而迁都之事,还在草创初期,万事都要从头开始。各官府衙门都还没有办公场馆。百官没有安家,都跟住在旅店一样。阴雨和烈阳交替,自然就会发生瘟疫。况且军事行动和工程徭役并举,就是古代圣王,也觉得困难。如今介胄之士,外攻寇仇,羸弱之夫,内勤土木,运给之费,日损千金。驱疲弊之兵,讨坚城之虏,怎么能够取胜呢?陛下去年冬天之举,只不过是要耀武扬威于江、汉而已;如今从春到夏,理应解甲还师。希望陛下能早回洛阳,使根本深固,那时候陛下没有内顾之忧,百姓没有筑城之役,然后命将出师,何愁齐人不服?”

拓跋宏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华杉讲透】

决策勿忘初心

很多决策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本谋,我称之为“溜达式决策”,跟一路看风景一样,往哪儿走完全受路上的风景牵引。这在我们今天的经营决策中也非常普遍,要自己警醒注意。

拓跋宏如果要发动决战,统一中国,那是一件天大的事,需要的决策讨论和准备动员,是要尽举国之力的。但是,拓跋宏此次南下,只是因为南齐一个边将曹虎,声称他要投降,要北魏派兵来接应而已。且不说曹虎只是诈降,就算他是真降,也并不构成消灭南齐的形势和机会。但是,人类普遍存在认知缺陷,容易被正向的事物激励,不可能的事,只要符合他的期望,他就会认为有可能,拓跋宏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御驾亲征了。一边在迁都,建设一个新的都城;一边要御驾亲征,统一中国,哪有这样荒唐的事?但是,皇帝如果瞎溜达,天下就要遭大祸。还好,拓跋宏是一个能听懂道理的君主,能够及时修正。

 

 

展开
目录

卷第一百三十五  齐纪一 (公元479年—483年,共5年)

卷第一百三十六  齐纪二 (公元484年—489年,共6年)

卷第一百三十七  齐纪三 (公元490年—492年,共3年)

卷第一百三十八  齐纪四(公元493年,共1年)

卷第一百三十九  齐纪五(公元494年,共1年)

卷第一百四十  齐纪六(公元495年—496年,共2年)

卷第一百四十一  齐纪七 (公元497年—498年,共2年)

卷一百四十二 齐纪八 (公元499年,共1年)

卷第一百四十三  齐纪九 (公元500年,共1年)

卷第一百四十四  齐纪十 (公元501年,共1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