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500强总监耗时6年写作,从管理者角度写给职场人,更精准更实用。决定职场人跃迁、晋升的始终是上级和管理者,从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需求出发,让职场人的努力更精准,按需提供职场价值,助你职场少走弯路。
2.用真实案例还原职场真实场景,60个管理思维都落脚在行动建议点上,以及思维模型、行动模型上。
每一条思维都是基于一个现实工作与生活中的案例提炼而成,并最终转化成行动改变。作者耗时六年精心收集的案例大多数来自公司现场观察到的一些有典型特征意义的事例。从案例引发思维,在思维驱动下实现行为,直到结果的高效输出。有变化有结果,打造适用于每个人的变革模型。
3.从专才到通才,不止提升职场思维,还全面助力个人成长。
职场生涯是一个人设计人生的重要部分,但人生绝不仅仅只有职场,我们个人生活、自我发展、职场成长都息息相关。作者不仅仅是500强财务总监,也是跨界经历丰富且成功的典范。内容从职场切入,同时会从习惯、性格和格局等各方面全方位打造应对人生变化的无形资产。
大局入手,小事情才有价值
做了十几年的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经常去大学教财务课的经 历,让我有了一个深刻的感受:大局入手,小事才有价值。为什么一定要从 大局入手呢?
先从财务工作说起。我发现有太多刚入门的新手,对所做的具体事务没 有一个本质的理解。很多人陷在自己局部的细节中拔不出来,看不到大局。
最近,我偶尔听到了出纳在对采购部说:“账上没钱,付不了。”作为 公司的最高财务长官,把公司管到“账上没钱”那可是最大的失职了。仔细 一问:是账上的人民币不够,美金还有一大堆呢!
我一直认为语言是受思维支配的。所以,出纳的这句话完全是个人的狭 隘思维造成的。仔细想想,财务部这样的事还真不少。做付款的不知道公司 整体的资金状况;做报表的看不到从集团合并角度的内外之别;做成本的不 了解业务模式变化过程中的归类调整。
以上种种情形的一个实质性问题,就是在入手开始工作的时候,缺乏对 大局的把握。不光是财务,其他工作岗位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再举一个案例:
公司有很多生产线要从新加坡转过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进口关税,企业可以用投资免税指标来进口。但这个免税指标是与总投资挂钩的,只有总投资提升了,才能增加免税指标。而总投资的增加,需要追加一定比例的注册资本并获得政府的增资批准。这件事由办公室的秘书负责。可是两个月过去,申请都未递上去,原来是卡在“可行性报告”上的销售增长无法确认。
这是多大一件事?如果这位秘书明白以下的两个大局要点,这事就不至 于拖到设备来了却只能在海关白白交税。
①了解项目的最终目的。如果秘书知道上述的连环效果,明白最终上 百万元的关税的财务影响,断不至于这么拖拉。这就是一个“以终为始”的 习惯,先从大目标出发,理解了大目标才会自发地做局部调整。
②明白关键瓶颈的影响。这“可行性报告”成为卡壳的环节实在太不应 该。这个报告只是为了让政府批复时对项目有个大概了解,明年销售会增加 30% 还是 40%, 没必要那么精确。掌握了这份报告“只需要提供大致情形” 的实质,就不至于卡在这个环节停步不前了。抓不住关键问题,就像西方的 一句谚语:没有看见房间里的大象!
如何把握大局呢?
①战略层面,找个有经验的老师做指导。很多外企有 Mentor(导师) 体系。年轻人找一个资深的经理做辅导导师,往往可以从导师那里获得大局 观。其实,不一定要等人事部来安排,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人,完全可以 走进某个资深经理或者是部门上司的办公室,直白地提出这样的请求:“我 想请您做我的导师来提升业绩,希望没有太冒昧。”最后半句基本上是客套 话,真实的场景下,绝大部分经理会满足你的。成功人士,都有好为人师的 一面。
②战术层面, 多提问, 多思考。一时找不到好的老师指点迷津也没关 系,自己也可以用自己的思考去培养大局观。我以前在国外学习时,审计老 师讲的一句话让我一辈子受益无穷——碰到问题时,问一个强有力的问题: What can go wrong (不这样,又会产生什么后果)?
回到上面的案例,那个秘书纠结于找不到一个确切的销售增长比例时, 如果能问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数据不够精确又怎样呢? What can go wrong 的问题可以把你从麻乱的细节中抽离出来,直接连线终极目标。这个强有力的问题往往可以让我们省去很多对最终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的中间环节。
下面我列举下自己观察或经历的场景细节,是如何得益于 What can go wrong 这样的问题的。
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在退货流程中,金额超过一定限度要总经理在系统 中批准后才能退货。就因为总经理休假无法审批,导致货物积压在客户处引 来投诉。What can go wrong ?质量问题都认可了, 退不退与总经理签字已 经毫无关系,相关负责人完全可以先斩后奏,内部流程让步于外部影响是一 个基本大局。有些签字只是给上司知情权,当事人明白了这个大局之后就不 会纠结了。
类似案例实在不胜枚举。做事要从大局入手,对终极目标可能产生的影 响进行连线思考,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不要急着投入细节,退一步,想一想大局再行动。
【目录】
思维认知
第一节 在别人的苟且中活出你的机会 / 2
第二节 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 7
第三节 你多久更新一次自己的人生地图 / 11
第四节 成功是成功之母 / 15
第五节 成功的第三种维度 / 19
第六节 人生的第二座山 / 22
第七节 工具思维 / 26
第八节 从工具思维到工程思维 / 31
第九节 从 Excel 到 PPT,专才到通才的必经之路 / 34
第十节 你是否也有专业洁癖 / 38
第十一节 大局入手,小事才有价值 / 41
第十二节 小事做起,大事才能靠谱 / 44
职场进阶
第十三节 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的未来 / 48
第十四节 如何经营出你的好运气 / 53
第十五节 你是否有意培养可叠加的进步 / 57
第十六节 面对人生不确定性的三个层面把控 / 62
第十七节 基因版本与基因表达,到底哪个在左右命运 / 66
第十八节 你的“时商”有多高 / 69
第十九节 资历也能证券化 / 73
第二十节 做一只会搭狐狸顺风车的刺猬 / 76
第二十一节 如何将势能打造成潜能 / 79
第二十二节 不可或缺的职场表达力 / 83
第二十三节 经营你的弱项 / 88
第二十四节 高效学习的“三一法则” / 91
第二十五节 世界是平的,大脑是皱的 / 94
第二十六节 什么是个人职业品牌 / 98
第二十七节 你能分辨,你便能从人群中被分辨出来 / 102
第二十八节 有用 = 务实 + 职业 / 106
第二十九节 开放自我需要有拿自己“开刀”的勇气 / 110
第三十节 从躺平到躺赢,你到底缺了什么 / 113
第三十一节 你发现自己身上的四个小人了吗 / 116
第三十二节 如何避免职场规划的“围城”效应 / 118
管理有方
第三十三节 向求职者推销自己 / 124
第三十四节 要命的口头禅——“我已经” / 129
第三十五节 人经不起比较 / 132
第三十六节 能者是否就该多劳 / 135
第三十七节 小心陷入被动躺平的陷阱 / 138
第三十八节 会不会工作,就看你有没有这些事半功倍的微习惯 / 143
第三十九节 会管牛人的人,才是真正的牛人 / 148
第四十节 你会把目标翻译成任务吗 / 151
第四十一节 成大事者不纠结 / 155
第四十二节 做一个会提问题的人 / 158
第四十三节 管理,必要的务虚 / 161
第四十四节 为什么一个开餐馆的要懂计算机思维 / 163
公司奥秘
第四十五节 从 KPI 到 KBI / 170
第四十六节 公司是否总能陪伴你 / 174
第四十七节 私董会,集体思考的演练 / 177
第四十八节 有眼光的你,才会选有眼光的公司 / 180
第四十九节 帮你为大场面准备的 3R 模型 / 184
第五十节 没有 CEO,如何玩转公司日常运作 / 187
第五十一节 未来属于“叛逆者” / 191
合作之道
第五十二节 “你的判断句”与“我的疑问句” / 198
第五十三节 出来混,总是要看别人的脸色的 / 201
第五十四节 需求与给予清单,解决争议的好工具 / 203
第五十五节 你会积极制造冲突吗 / 206
第五十六节 勇气,可以让你更专业 / 209
第五十七节 如何操练整合能力 / 213
第五十八节 相关风格借用 / 217
第五十九节 柔软的力量 / 220
第六十节 你是本色出演,还是在扮演角色? /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