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各类企业、研究机构,业界人士和院校学生
【图书特色】
1. 赵福全博士,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 终身名誉主席。现为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首届技术领导力会士、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会士。同时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特别顾问、技术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英文杂志《汽车创新工程》创刊联合主编,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 以及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企业的首席战略顾问。
2. 本书是中国汽车产业战略专家价值巨大的思想盛宴,全面系统地呈现赵福全教授思想精华的集大成之作。
3. 面对高度复杂、关联广泛且举足轻重的汽车产业,如何在纷繁中理清脉络、在迷雾中透视未来、在前行中识别路径?本书从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四大维度,提供顶级智库领军人的思考、判断与智慧。借鉴鞭辟入里的智者心声,获得庖丁解牛的透彻答案,共同实践产业升级、企业发展与个人升华。
【名人推荐】
李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向广大汽车同仁们郑重推荐“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这是福全教授多年历练、深入研究、系统思考所得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丛书几乎论及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方方面面:上至国家,透彻解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中到行业,全面梳理诸多难解问题;下对企业,清晰指引自主发展方向。无论主管部门,还是行业组织,亦或各类企业,都可以从这套综合论著中获得重要参考。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百转千回,汹涌澎湃;真假专家,遍地都是;研究文章,汗牛充栋;唯有福全教授,干过外企、国资、民营,熟悉开发、经营、战略,精于分析,善于表达,转行产业研究,实乃行业幸事!强烈推荐“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相信无论战略、战术,宏观、微观,还是技术、经济、人才、管理,都会对读者大有裨益!
李庆文|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报社原社长
福全教授既是懂技术的管理专家,也是懂管理的战略家,更是懂产业的思想家。汇聚他思想精华的“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内容丰富、观点精辟,涵盖了汽车技术、产品、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等各个层面的不同问题,对于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广大同仁,绝对是开卷有益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汽车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源于产业实践经验,又经系统学术梳理,立论高远而紧贴实际,行文严谨而脉络清晰,为行业发展、企业图强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和切实建议,相信必将对做强汽车产业和建设健康汽车社会提供宝贵助力。读罢此书,我为中国汽车产业有福全院长这样的智者而深感庆幸!
魏建军|长城汽车董事长
福全教授曾经长期领导本土车企的自主研发大业,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站在行业高度鸟瞰中国汽车的跃升之路,既有问诊自主、建言企业的指点迷津,更有把脉产业、献策国家的肺腑呼吁,是值得细细品味的难得佳作。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 言
第一部分 战略篇
中国打造未来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战略思考 /
汽车产业重构解析 /
汽车产业的战略定位、发展前景与行动策略 /
汽车产业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 /
中国政府对汽车电动化的决心毋庸置疑 /
智能网联汽车战略价值与实现突破的关键点 /
从汽车产业大数据到汽车大数据产业 /
汽车业产研融合亟须走向纵深 /
第二部分 产业篇
2020—2021跨年对谈:新冠疫情加速产业变革,强劲需求拉动
市场升级 /
系统性融合创新是决胜本轮汽车产业重构的关键 /
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思考 /
汽车产业发展热点与未来前景解读 /
全面重构前景下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与发展方向 /
既要看到成绩,更要“居危思危” /
拥抱汽车文明变革的新时代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成因及未来发展战略 /
中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问题与建议 /
汽车产品召回:力度应增强、认识需澄清 /
第三部分 企业篇
“十四五”中国车企需要全方位突破 /
关于新势力不断涌入造车行列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
只谈总量意义不大,企业更应关注细分市场 /
企业家的战略领导力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败 /
新入车企选择代工必须充分考虑品牌建设问题 /
打造中国汽车品牌需要品牌升华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 /
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
汽车共享模式的效益分析、路径识别与发展建议 /
中国零部件企业为什么做不强? /
第四部分 技术篇
中国汽车技术的现状、发展需求与未来方向 /
关于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转化价值链解析与优化策略 /
汽车产品平台化模块化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 /
中国汽车产业满足未来乘用车燃油消耗量法规的技术路线 /
燃油汽车还有未来吗? /
汽车48V系统的节能效果与实施策略 /
电动汽车轻量化的成本效益潜力与技术策略 /
汽车产业迎接以互联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 /
软件定义汽车:软件是工具,数据是核心 /
车载芯片应有效平衡共性与个性、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 /
第五部分 人才篇
多项开创性工作推动FISITA高质量发展 /
担任FISITA主席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荣耀 /
汽车产业变革需构建新人才观 /
新时期海归人才的新思维与新定位 /
中国应培养建立自己的汽车工程师文化 /
关于赵福全
关于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