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极星报告:科技场馆教育活动案例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191920
  • 作      者:
    李秀菊,高宏斌,李萌,曹金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秀菊,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特别关注校外科学教育领域,主持中国科协调查类课题、中国科协普及部委托课题等多项课题。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测评、科学竞赛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李秀菊博士2016.12-2017.3曾在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做访问学者。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高宏斌,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主任,北京市科委科普专家库入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普基础理论研究、公民科学素质研究、科学教育研究、基层科普研究、科普创作研究、科普人才研究。从事科普研究工作以来以第一作者或者独立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30余部。
   
   


展开
目录
篇一:馆校结合教育活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海洋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增添一抹亮丽的蓝色 孙颖/005
   以职业体验为媒介的馆校结合模式探索
   ——以重庆科技馆“小小科技辅导员”项目为例 缪庆蓉 曾晓华 梁娅娜/014
   生物学科馆校结合助力学生发展 张帆/026
   馆校合作二十年科学教育谱新篇 陈宏程/033
   “十全大补丸”助力小乡村的科技梦
   ——以前沿科技走进瑶乡为例 杜琳 潘丽/042
   让贝壳开启海洋科学的大门 郭利/050
   创新“馆校结合”形式,探索运行长效机制
   ——以绍兴科技馆为例 陶思敏 尹薇颖/062
   新课标,新理念,新模式
   ——对于“学校科技馆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王振强/070
   共识与行动——馆校合作创新引领校本课程建设 徐瑞芳/079
   防震减灾科普馆校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以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为例 杨家英 王红强/087
   篇二:馆校合作促进更公平的教育
   探究式教学在科技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以“光的幻影”馆校结合科学课程设计为例 胡新菲/099
   基于户外科普场馆资源的“生态文明教育”馆校结合实践 洪士寓 白加德 宋苑/111
   “蚁我为主”科学教育项目 王翠/122
   “冰雪总动员”科学冬令营 王翠/132
   馆校结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以“开国大典”中伟人塑型技术探究为例 李滢/141
   “夺宝奇兵”:电磁大搜索
   ——黑龙江科技馆电磁展区教育活动开发 梁志超/149
   巴山“植”旅野外科学考察 何倩 王剑 林长春/161
   看不见的“微”胁 李今/173
   大国小工匠——小小造船匠 马泽川 梁倩敏/189
   “追日寻踪”日环食天文主题系列活动 朱朝冰/200
   篇三:馆校合作科学教育的创新尝试
   一往无前气垫盘 黄丽琴/215
   浅析馆校结合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以南京科技馆“大自然的启示”为例 唐倩倩 尹笑笑 许妍/227
   古法欹器——儿童科学园项目化课程 张自悦/234
   诗词中的科学系列课程——以“动物的保护色”为例 董金妮/245
   “末日”启示录 闫夏/254
   馆校结合、互动探究式学习
   ——北京科学中心“火星找水”课程案例 刘萍 何素兴 张永锋/262
   基于馆校合作模式的校本课程实施
   ——以“小小航海家”研学旅行课程为例 郑志英/272
   香料之路 梁倩敏 马泽川/284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教育活动
   ——以重庆科技馆“坦克模型DIY”教案为例 徐晓萍/299
   篇四:校外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引入5E教学模式开发馆校结合课程
   ——以重庆科技馆“呼吸的力量”为例 刘丽梅/311
   我的探“蜜”之旅 王翠/317
   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活动案例——分类学家养成记 赵妍/327
   基于NGSS的在地化研学实践活动探索 缪庆蓉 曾晓华 方小霞/337
   嫦娥工程,中国人的探月梦
   ——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张安琪/345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
   ——以神奇的小车为例 马红 王剑 林长春/353
   “帮水搬家”——虹吸项目方案分析 孙茜/363
   酷玩电路系列课程——“阻对”电音趴 贾惠霞 张梓馨 李侦/375
   成都工业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讲好东郊记忆的故事 罗德燕 张冬梅/383
   篇五: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体验
   “后视眼镜”教育活动案例——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 张亦舒/397
   生命的周期 贺玉婷 袁倩茹/405
   红树林湿地保护区馆校结合活动设计 胡张莹/416
   大自然的恩赐 于舰 孙龙/426
   以“小球大世界”展示的宏观现象为驱动的科学探究课程设计
   ——以“海水温度知多少”课程为例 宋男迪/432
   水有多珍贵 赵冉 苗秀杰/443
   科技馆里的“机械”课范向花 张卓 赵成龙/451
   一度电的意义 贺玉婷 胡心艳/467
   以STSE教育理论探寻水足迹 赵茜/47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