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气候调节-建筑能耗-空间形态”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基本逻辑,突出强调建筑师在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全局中的责任和主导性;强调空间形态组织设计在气候适应性设计中的核心价值及其方法意义;强调气候适应性设计从场地环境的整体格局到各空间要素的多层级贯穿性及其系统方法。针对公共建筑功能类型的多样性,本书首次提出与能耗分级相对应的公共建筑空间性能分类架构,为建筑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建立了新的类型学基础;针对地域气候的时节性和公共建筑功能的动态性,提出了因时而变的设计思想和方法;针对当前我国公共建筑设计的专业配合、工具技术、工作进程的现状,提出了以集成与协同为特点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以运算技术为依托的形态生成设计架构。这些都是本书的特点与新意所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