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2.1.8 备自投装置配置方案与调度运行方式不匹配,不满足调度
运行方式要求
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
问题描述:设计文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配置未综合考虑调度运行方式要求,存在有源线路、主变压器进线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漏配的情况,不满足调度运行方式要求。
解决措施: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对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进行了规定:“a.具有备用电源的发电厂厂用电源和变电所所用电源;b.由双电源供电,其中一个电源经常断开作为备用的电源:c.降压变电所内有备用变压器或有互为备用的电源;d.有备用机组的某些重要辅机。”《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对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进行了规定:“1.由双电源供电的变电站和配电站,其中一个电源经常断开作为备用。2.发电厂、变电站内有备用变压器。3.接有Ⅰ类负荷的由双电源供电的母线段。4.含有Ⅰ类负荷的由双电源供电的成套装置。”
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核实系统有源线路情况,结合调度运行方式对各自投策略配置需求,对各自投配置方案进行规范设计。
2.1.9 未配置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系统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问题描述:未配置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系统。
解决措施:101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设置1套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系统。根据Q/GDW11361-2017的要求。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2018年修订版)》“15.4.5建立和完善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系统,确保继电保护信息、故障录波等可靠上送。在线监视与分析系统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网络安全规定,做好有关安全防护。在改造、扩建工程中,新保护装置必须满足网络安全规定方可接入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系统。”根据《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山东电网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建设方案的通知》(调保[2020]14号)“2020年起,新建110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部署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子站,并接入调控云主站。”
2.1.10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配置方案不正确,扩大事故停电
范围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问题描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准确级排列顺序、极性位置不合理,造成保护范围缩小或极性错误,扩大了停电范围,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措施:《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DL/T 866-2004)对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及类型进行了要求。《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对电流互感器进行了规定:“6.2.1.4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及二次绕组的分配应尽量避免主保护出现死区。按近后备原则配置的两套主保护应分别接入互感器的不同二次绕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20kV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17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kV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17版)》对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准确级排列顺序、极性位置进行了规定。设计未按照相关规程规范执行,设计文件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配置方案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及设计内容深度要求,并加强专业间设计配合,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2.1.11 双重化保护通道接口装置电源与保护装置电源不匹配
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
问题描述:保护装置与通信接口装置所接直流电源的母线段不对应,直流一段母线失电后造成双重化的保护均失效。
解决措施:对通信电源采用48VDC/DC变换的变电站,每套线路纵联保护装置与本套保护对应通道接口装置电源应同时接入同一组蓄电池所对应的直流母线上,防止保护装置电源与通道接口装置电源交叉接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