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二氧化硫控制研究现状
1.2.1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标准
1.2.2 二氧化硫控制对策及方法
1.2.3 低浓度二氧化硫湿法吸收研究状况
1.2.4 腐植酸应用研究状况
1.3 技术背景
1.4 本书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腐植酸钠氨水复合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腐植酸钠氨水复合吸收剂的制备
2.2.4 实验装置及过程
2.2.5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吸收效果分析
2.3.2 产物分析
2.3.3 吸收机理分析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污泥腐植酸钠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污泥腐植酸钠吸收剂的制备
3。2.4 污泥腐植酸钠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
及过程
3.2.5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污泥腐植酸钠吸收剂成分分析
3.3.2 吸收效果分析
3.3.3 产物分析
3.3.4 吸收机理分析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腐植酸钠脱硫产物的磺化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化学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过程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季铵盐催化剂对腐植酸磺化度的影响
4.3.2 硫酸浓度对腐植酸磺化度的影响
4.3.3 超声参数对腐植酸磺化度的影响
4.3.4 磺化工艺条件的优化分析
4.3.5 产物分析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化学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过程
5.2.4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吸收机理分析
5.3.2 腐植酸钠/[CPI。][TBAB]复合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的过程
5.3.3 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中腐植酸钠的含量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5.3.4 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中[CPI[TBAB]离子液体的含量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5.3.5 混合气体中氧气对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吸收效率的影响
5.3.6 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5.3.7 超声作用对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吸收效率的影响
5.3.8 产物分析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循环吸收二氧化硫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化学试剂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过程
6.2.4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循环次数对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效率的影响
6.3.2 循环次数对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前后pH值的影响
6.3.3 循环次数对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吸收量的影响
6.3.4 循环次数对腐植酸钠/[CPL][TBAB]复合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的产物的影响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腐植酸钠复合吸收剂脱硫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7.1 腐植酸钠复合吸收剂脱硫技术
7.7.1 工艺原理
7.7.2 工艺流程
7.2 技术评价分析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