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河口河床形态研究综述
1.2.1 潮汐河口形态研究
1.2.2 中长期地貌演变数学模型研究
1.2.3 河口整治工程
1.2.4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影响研究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长江口简介
1.3.2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1.3.3 长江口水沙条件
1.3.4 北槽深水航道回淤特征
第二章 工程约束下长江口南北槽冲淤演变特征
2.1 资料与研究方法
2.1.1 资料及其来源
2.1.2 分析方法
2.2 工程作用下南北槽分流分沙比变化
2.2.1 分流比变化
2.2.2 分沙比变化
2.2.3 分流分沙比变化对地形冲淤影响
2.3 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来长江口南北槽地貌演变分析
2.3.1 南北槽地貌概述
2.3.2 南北槽冲淤演变特征
2.3.3 典型断面分析
2.4 工程约束下河床形态研究
2.4.1 工程约束下河床形态公式的提出
2.4.2 河床形态公式与一维数学模型对比
2.4.3 河床断面形态系数的引入
2.4.4 工程实施后河床平衡时间推导
2.4.5 河床形态公式在长江口南北槽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概化分汊河口水沙运动对工程的响应
3.1 概化分汊河口数学模型
3.1.1 概化分汊河口数学模型设计
3.1.2 Delft 3D数学模型
3.1.3 概化分汊河口数学模型的建立
3.1.4 数值模拟试验方案
3.2 概化分汊河口水动力对工程的响应
3.2.1 流场的变化
3.2.2 工程实施前后分流比变化特征
3.2.3 潮波变形和不对称性特征对工程的响应
3.2.4 坝田区流速流向特征
3.3 概化分汊河口泥沙输运对工程的响应
3.3.1 工程实施前后含沙量变化
3.3.2 工程实施前后分沙比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概化分汊河口地貌演变主控动力因子分析
4.1 数学模型试验方案设置
4.2 径流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2.1 无工程约束下径流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2.2 工程约束下径流对工程段地貌演变的影响
4.3 M2分潮振幅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3.1 无工程约束下M2分潮振幅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3.2 工程约束下M2分潮振幅对工程段地貌演变的影响
4.3.3 工程约束下M2分潮振幅对无工程汊地貌演变的影响
4.4 分潮组合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4.1 无工程约束下分潮组合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4.2 工程约束下分潮组合对工程段地貌演变的影响
4.5 径潮流共同作用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5.1 无工程约束下不同径潮流组合方案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5.2 工程约束下不同径潮流组合方案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5.3 不同径潮流组合方案对无工程汊地貌演变的影响
4.5.4 不同径潮流动力对河口地貌演变贡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作用下长江口中长期地貌演变模拟
5.1 长江口水沙模型建立
5.1.1 计算区域及模型网格
5.1.2 模型边界条件
5.1.3 泥沙组分及参数
5.1.4 模型水动力与含沙量验证
5.2 工程影响下中长期地貌演变模拟技术
5.2.1 地貌演变加速技术
5.2.2 动力条件概化技术
5.3 地形冲淤演变验证
5.3.1 冲淤分布对比
5.3.2 冲淤量对比
5.4 2016—2056年地貌演变预测模拟
5.4.1 预测模拟动力条件的选取
5.4.2 南北槽未来冲淤分布模拟结果
5.5 讨论
5.5.1 未来分流比变化特征
5.5.2 未来北槽潮波变形特征
5.5.3 与基于最小活动假说的河床形态预测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