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先达讲怎样做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图文版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714198
  • 作      者:
    陈先达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本书精选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陈先达教授的集权威性、时代性、应用性、可读性于一体的作品,还配插了与正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资料链接,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出版后市场前景看好。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先达,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被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泰斗”。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等。著有《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陈先达文集》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两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吴玉章奖金一等奖。2015年,陈先达教授荣获中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展开
精彩书摘

理想的人生和人生的理想

理想的人生和人生的理想是不同的,但又不可分,它们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理想的人生”是很少的。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煜说,“人生长恨水长东”。以水向东流来比喻人生的不完美,这是他个人的亡国之痛,不具普遍性,但理想的人生很少倒是事实。当人们年老回忆往事,甚至在离开人世时,事事满意、毫无憾事者少之又少。无论是亿万富翁,或者是权可倾国的人,还是儿女事业有成的人,都不可能自认为拥有毫无缺憾的“理想的人生”。

人生的理想不同于理想的人生。理想的人生是客观的人生历程,而人生的理想确立的是人生目标。人只能确立人生的理想,但无法保证自己的人生一定是理想的人生。人可以在实现人生的理想中来寻求自己理想的人生,离开正确人生目标的实现,只就人生谈人生,这种人的人生肯定不是理想的人生。所以对于人来说,重要的不是追求理想的人生,而是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理想。只要人生的理想正确,即使没有完全实现甚至没有实现,但努力过、奋斗过,就是有价值的。

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生命是生存,而人的生命是生活。当然生活也包括生存,不局限于生存,生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我创造过程。理想就是在生活目的中最具自觉性和崇高性的一种形态。没有理想,人的生活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理想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承载者。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所谓审视生活,就是认识自我,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才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崇高理想呢?在革命年代,这很容易判断。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历次反对西方列强的战争中,人们都赞扬救亡图存,为国家民族复兴舍生忘死者是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捧读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和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至今仍然令人动容。他们的崇高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与妻书》是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 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有人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谈理想,完全是迂阔之论,不合时宜。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何对待理想、金钱和个人名利,很多人的是非界限并不清晰,至少不十分清晰。在有些人眼里,既然是市场经济,多赚钱是最为实际的。讲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都是假、大、空。一句话,市场经济与理想是相悖的,它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唯一内容就是金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要逃避崇高、消解理想、回归世俗、求利务实。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哲学、人生与信仰

第二章 人的本质与人性问题

第三章 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

第四章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

第五章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第六章 信仰危机与精神家园

第七章 文化自信与信仰选择

第八章 理论自信与坚定信仰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

第十章 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