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个人良心:培育正义感为什么重要
第一节 作为一种道德意识的良心
第二节 人们应依据何种价值来行动
第三节 正义感是依据正义来行动的欲望
第四节 获得正义感是公民成熟的标志
第五节 儿童正义感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第一章 思想遗产:儿童正义感发展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正义是道德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皮亚杰与儿童正义感的发展
第三节 科尔伯格与儿童正义感的发展
第四节 罗尔斯与儿童正义感的发展
第五节 儿童正义感发展的思想遗产
第二章 正义观念:儿童正义感发展的认知前提
第一节 分配正义理论:如何分配社会善的家族性讨论
第二节 承认正义理论:从分配范式转向承认范式
第三节 教育正义:多个领域叠加的特殊正义理论
第四节 复合正义:教育正义的多维理解
第三章 社会同情:儿童正义感发展的情感之基
第一节 社会同情的内涵及其正义意蕴
第二节 社会同情何以促进儿童正义感发展
第三节 儿童同情心培育的关键性因素
第四节 基于社会同情的儿童正义感培育途径
第四章 良善生活:儿童正义感发展的生活土壤
第一节 良善生活:正义感发展的日常形态
第二节 不义倾向:非人化控制及去道德化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良序善治:走向良善生活的价值理念
第四节 良善制度;良序善治的制度支撑
第五章 民主参与:儿童正义感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民主生活与广泛参与
第二节 参与是实现正义生活的条件
第三节 民主参与所蕴含的正义性价值
第四节 学校中儿童参与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适合儿童参与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第六节 如何建设参与性学校生活
第六章 互惠有爱:正义而仁爱的价值理念
第一节 道德理想主义的伦理审视
第二节 底线正义感:道德教育要从互惠正义出发
第三节 高阶正义感:除了互惠还需要仁爱
第四节 促进正义感发展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