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两汉宗教文学史(第1卷上)/中国宗教文学史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1744306
  • 作      者:
    作者:刘湘兰|责编:张贺然//常青|总主编:吴光正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名为《先秦两汉宗教文学史》,是道教文学史的渊源篇。道教为中国唯一在本土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宗教。先秦时期形态各异、纷繁复杂的原始宗教是其成长的渊薮。在先秦典籍中,这些原始宗教通过多种文体记载得以流传,既有主于抒情的诗歌、楚辞,也有重在叙事的史书、小说;既有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解释的神话,也有对哲理进行思辨的诸子学说。可以说,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原始宗教的痕迹与影响无所不在。然而,由于先民的认知及思辨水平有限,他们对宗教的记载重在宗教实践与仪轨,而缺少理论的归纳与总结。 本书系统、详细地阐释了先秦及两汉时期我国的宗教文学发展脉络,作者对古籍进行了严谨考证,使本书成为研究先秦两汉时期宗教文学方面的重要参考著作。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先秦两汉原始宗教形态简述
第二节 原始宗教与原始神话、巫术之关系
第三节 实用与审美:宗教韵文之风格
第四节 说理与叙事:散体文的宗教叙述
第五节 从原初神话到道教神话:道教文学之形成
第六节 出土文献的宗教文学价值
第二章 原始宗教祭仪与文体、文学形态之发展
第一节 甲骨卜辞:宗教文学之源
第二节 《尚书》中的原始宗教信仰与文学性
第三节 先秦宗教祭仪与文体分类之萌芽
第四节 先秦宗教祭仪对祝祷文体形态之影响
第五节 先秦祝祷文体的功能对应特征
第三章 《山海经》与上古神话
第一节 《山海经》:远古的巫书与神话集
第二节 《山海经》中的巫风与祭仪
第三节 古帝神话与原始宗教领袖
第四节 上古祭山仪式与昆仑山神话
第五节 日月神话与原始宗教中的巫祭仪式
第四章 《周易》卦爻辞的文学性及对道教文学之影响
第一节 《周易》卦爻辞及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周易》卦爻辞“立象以尽意”的比、兴手法
第三节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及叙事特点
第四节 《周易》对道教文学的影响
第五章 《老子》《庄子》对道教及其文学之影响
第一节 道教对《老子》思想的接受与改造
第二节 《老子》的文学特色及对道教丹道诗的影响
第三节 道教对《庄子》思想的接受与改造
第四节 《庄子》寓言及其对道教叙事文学之影响
第五节 早期道教关于混沌、道、老子三位一体观念的建构
第六章 《诗经》中的原始宗教与神话
第一节 《诗经》中的祭祀乐歌
第二节 《商颂》《周颂》与祖灵崇拜
第三节 《大雅·生民》与原始宗教中的“感生神话”
第七章 楚辞与楚巫文化
第一节 楚辞与楚巫文化
第二节 《九歌》与楚地巫祭之歌
第三节 《离骚》中的神话
第四节 《招魂》《大招》与古代招魂仪式
第五节 《天问》《远游》与游仙文学之形成
第八章 秦汉诗赋与游仙、郊祀思想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游仙诗
第二节 武帝求仙与《郊祀歌》
第三节 《郊祀歌》游仙思想与宗教仪式
第四节 《大人赋》中的游仙思想
第五节 汉代郊祀赋中的神仙思想
第九章 《淮南子》中的神话与早期道教
第一节 刘安与《淮南子》
第二节 《淮南子》神话创作特色
第三节 女娲神话之流变
第四节 “嫦娥奔月”神话之流变
第五节 《淮南子》的文学特色
第十章 《列仙传》及汉代仙人碑传
第一节 《列仙传》成书年代考述
第二节 《列仙传》中的神仙群体
第三节 《列仙传》开创的仙传创作模式及文学价值
第四节 《仙人王子乔碑》《肥致碑》及《仙人唐公房碑》之简述
第五节 征实追虚——三仙人碑传的文体特质
第六节 东汉仙人碑与仙传相关情节之考察
第七节 仙人碑传“征实追虚”文体特质的文学意义
第十一章 汉代对《老子》的宗教性改造
第一节 严君平与《老子指归》
第二节 《老子指归》的哲理散文特色
第三节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第四节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的注释手法及文学价值
第五节 《老子想尔注》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第六节 《老子想尔注》的文学特色
第十二章 《老子变化经》《老子铭》与老子神话之建构
第一节 前道教时期老子形象的渐变
第二节 《老子变化经》成书的宗教背景
第三节 《老子变化经》建构老子神话之政治背景
第四节 《老子变化经》中的“白鹿”意象及其宗教指归
第五节 《老子变化经》与老子神话之确立
第六节 《老子铭》对老子神化现象的传播与反思
第十三章 汉代谶纬文学与早期道教
第一节 谶纬与国家宗教之形成
第二节 谶纬中的神灵体系
第三节 谶纬学说与早期道教的形成
第四节 《河图》中的昆仑山神话
第五节 《河图》对《山海经》所述“异域”的引申与阐释
第六节 谶纬文献的文学价值
第七节 谶纬学说中的诗学思想
第十四章 道教形成的标志之作:《太平经》
第一节 《太平经》的文学特色
第二节 《太平经》以“文气”为核心的文原论
第三节 《太平经》推崇“正文”与“真文”的文章功用论
第四节 《太平经》反对“邪伪文”与“浮华文”的文章批评论
第五节 《太平经》强调章句应守“本文”的经典释读论
第六节 《太平经》道教文学理论体系之意义
第十五章 道教形成的标志之作:《周易参同契》
第一节 《周易参同契》的作者及创作年代
第二节 《周易参同契》文体杂糅的文本形态
第三节 《周易参同契》的“隐喻”创作手法·46l
第四节 《周易参同契》对后世丹书在创作上的影响
结语
附录
附录一:甲骨卜辞图片
附录二:东汉《肥致碑》正面拓本
附录三:东汉《仙人唐公房碑》
附录四:《老子变化经》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