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内首部贝西·黑德研究专著,是国内贝西·黑德研究奠基之作。南非-博茨瓦纳作家贝西·黑德(Bessie Head,1937—1986)是现代非洲第一代作家,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国际声誉。她不仅是小说家,也是文学艺术思想家。她的文学成长经历反映了非洲文学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不同阶段独特的政治氛围、宗教思想、社会心理、文化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对她的创作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贝西·黑德的小说叙事艺术展现出多元性、现代性、融合性、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等众多文学艺术特质。她在作品和书信中流露出一种深刻的中国情结,这与同期非洲作家阿契贝、索因卡、恩古吉和戈迪默等人明显不同,促成这种情结的是她作为“有色人”的边缘化社会境遇,而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非洲大陆上的传播,中国革命胜利以及毛泽东思想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则进一步加深了贝西·黑德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想象。
贝西·黑德的创作与非洲现代民族文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新非洲文学的人民性、教诲性,重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对黑德产生深刻影响和启发,并形成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文艺观。贝西·黑德在文学创作和文论中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女性观、生态观和人民文学观。这三大文学艺术思想观有连贯性和发展性,源自贝西·黑德对自我身份的探寻,立足非洲发展现实,表达她对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的批判,对博茨瓦纳黑人文化的认同,提出作家的使命和担当,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书写非洲人民的故事,赢得世界读者。
以中国学者的视角解读贝西·黑德的作品,探究其非洲性,反观中国在非洲文学中承担的角色,洞察文明互鉴和文明多样性,有助于重新考察世界文学形成的秩序,以更平等的姿态与世界文学进行对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