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工程知识与教育环境
第1章 工程教育前沿与底层
本章逻辑图
1.1 工程前沿学科
1.2 工程
1.3 工程师
1.4 工程知识
1.5 工程教育
1.6 工程教育研究
第2章 知识爆炸与知识环境
本章逻辑图
2.1 知识爆炸时代
2.2 知识更新速度
2.3 知识发展趋势
2.4 全球知识环境
第3章 工程知识类型与传承
本章逻辑图
3.1 工程认知:工程知识论
3.2 工程知识地图
3.3 工程知识逻辑与教育总流程
3.4 工程知识新环境
3.5 工程教育新环境
第2篇 工程教育需求与存在问题
第4章 工程教育的复杂需求
本章逻辑图
4.1 工程教育主体全景图
4.2 工程教育需求构成
4.3 工程教育需求耦合机制
4.4 卓越工程师的工程观
第5章 工程教育目标与差距
本章逻辑图
5.1 工程教育目标
5.2 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5.3 深刻理解工程——范式转换
第3篇 敏捷工程教育理论构建与变革实践
第6章 工程教育理论探究
本章逻辑图
6.1 工程语言:教育基础
6.2 工程教育特性
6.3 工程教育理论
6.4 工程教育敏捷化追求
第7章 敏捷高等工程教育理论
本章逻辑图
7.1 敏捷思想概念讨论
7.2 敏捷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体系
第8章 工程敏捷教育方法及工具
本章逻辑图
8.1 工程敏捷教育
8.2 方法与工具
8.3 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体系
第9章 敏捷工程教育实践体系
本章逻辑图
9.1 工程教育实践理论体系
9.2 “六实”体系阐述
第10章 敏捷工程教育探索试验
本章逻辑图
10.1 实践化呼吁
10.2 产品工艺逻辑下的敏捷高等工程教育方法
10.3 体系化应用——ERP
10.4 知识结构化和显化隐性知识——BAVS
10.5 流程化表达
10.6 智能化开发——“晓筑”系列
第11章 工程教育成效与绩效
本章逻辑图
11.1 应用型地方高校实践
11.2 卓越工程师在校阶段的教育核心
11.3 卓越工程师实业阶段接续培养
第4篇 工程教育师资与教务管理
第12章 工程教育师资
本章逻辑图
12.1 工程教育师资的结构
12.2 工程师资的困难与培养
12.3 工程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第13章 教学过程精准管控
本章逻辑图
13.1 教与学的智能化过程
13.2 工程教育从娃娃抓起
第14章 教务管理敏捷化
本章逻辑图
14.1 教务规范化流程与敏捷教育
14.2 教学环境建设
14.3 教务管理人员培养
第15章 工程教育后服务与后评价
本章逻辑图
15.1 工程教育的后服务
15.2 工程教育的后评价
术语(词汇含义解释)
结束语
致谢:致敬生活,感谢教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