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方言语法研究的语法化视角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63082
  • 作      者:
    林华勇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方言语法研究的语法化视角》从粤方言出发,对汉语方言的语法化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试图从语法化的视角,联系语义地图、语言接触等理论方法,对汉语方言中“正”“过”“来”“开”“着”“讲”等的多功能性进行分析;基于方言事实,对语法化的不一致现象、语法化程度、区域的语法化、持续范畴的分合、言说动词的语法化、语气助词与句末语调的叠加关系、结构的演化、小称功能之间的联系等热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基于汉语方言事实的语法化研究必不可少。

展开
精彩书评
归纳并初步总结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与语义地图模型相结合的办法,把接触、语法化和语义地图三结合的办法,成功运用于方言语法的描写研究中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方言语法化研究的现状:以粤方言为例
  近些年来,语法化研究逐渐成为粤方言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章以粤方言(从俗,有时也称粤语)为例,基于所收集到的逾百种文献,从使用语料的特点、研究对象的类别、研究方法与理论等方面对粤方言的语法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管窥方言中的语法化研究现状,以期有所启发。
  1.1 研究语料
  1.1.1 使用共时语料
  在讨论接触引发的语法化问题时,不少学者结合了粤方言周边闽方言、客方言等方言语料进行分析,如吴福祥(2010a),陈前瑞、王继红(2010),郭必之、林华勇(2012),片冈新(2015),秦绿叶(2015)等。部分研究结合了民族语言,主要探讨接触引发的语法化问题,说明其他语言也存在平行性语法化现象。相关研究包括覃凤余、吴福祥(2009),郭必之(2010,2014),覃东生、覃凤余(2015),黄阳(2016)等。一部分研究专注于香港/广州粤方言,如Chor(2013)、Yiu(2013)等。另一部分研究则结合多地语料展开,目的是寻找粤方言演变的共性规律,如高婉瑜(2007)运用了詹伯慧、张日升(1988,1994,1998),黄伯荣(1996),汤志祥(2000),邵慧君(2005)等所记录的语料,讨论粤方言小称的语法化轮回问题,涉及了广州、中山、东莞、阳江、茂名等地的粤方言。
  1.1.2 共时语料与历史语料相结合
  除现代语料外,部分研究还结合了早期粤语语料讨论语法化问题,如粤讴、清末《**》粤方言译本、20世纪中期粤方言电影对白等历史语料,相关研究有杨敬宇(2005,2006)、林俐(2005)、Leung(2006)、片冈新(2007,2010,2015)、姚玉敏(2008)、丘宝怡(2008)、Chin(2011)、Chor(2013)、林晓玲(2014)、黎奕葆(2015)等。郭必之、片冈新(2006)考察早期广州话完成体标记“哓”的来源及演变时,结合东莞、蚝涌、中山、澳门、南海 等地粤方言,明确了早期粤语的“哓”应为“休”。结合早期客家、粤方言语料讨论接触引发的语法化途径,如林华勇、李雅伦(2014),片冈新(2015)等;有的还结合近代汉语语料进行研究,如麦穗(2002)、林华勇(2006)等。
  早期粤语语料对研究粤方言历时变化和语法化问题举足轻重。Yue(2001)研究动补结构时,整理了30多种早期粤语语料,之后她(Yue,2004)又结合大量相关文献,呼吁关注粤方言的历时研究,并着重介绍了其中的14种,将其分为五类:关于广州粤方言、关于中国、粤人写的资料、教科书、**及宗教性的资料。不少学者在关注语法化等相关问题时,也收集整理了大量早期粤语语料。
  就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看,早期粤语语料主要有19世纪传教士所编的《**》粤方言译本、粤方言改编的****、粤方言教材及词典,广东人所编的英语教材等,常见的有:A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广东省土话字汇》,1828,简称《土话字汇》)、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广东方言读本》,1841,简称《读本》)、Easy Lessons in Chinese(《拾级大成》,1842)、A Vocabulary with Colloquial Phrases of the Canton Dialect(1854)、An English and Cantonese Pocket-Dictionary(《英粤字典》,1859)、Easy Phrases in the Canton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英华常语合璧》,1877)、《散语四十章》(1877)、Cantonese Made Easy(1883、1888、1907、1924,简称CME)、A Chinese and English Phrase Book in the Canton Dialect(《英语不求人》,1888、1920)、Beginning Cantonese(《教话指南》,1906、1927)、How to Speak Cantonese(1902、1912,简称HTSC)、《广州俗话书经解义》(1893)、《广州俗话诗经解义》(1893)、《分类通行广州话》(1925)、《耶稣言行撮要俗话》(1863)等。19世纪《**》的粤方言译本众多,从1862年单篇《****》面世到1894年新旧约全译本出版,历时30多年,为粤方言的历时研究提供了基础。
  香港科技大学公开了“早期粤语口语文献资料库”(Early Cantonese Colloquial Texts:A Database) 、“早期粤语标注语料库”(Early Cantonese Tagged Database) ,分别收录整理了7种和10种早期粤语材料。此外,还有口语语料库如“香港粤语语料库”(Hong Kong Cantonese Corpus,2006)、“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A Linguistic Corpus of Mid-20th Century Hong Kong Cantonese,2012)等。后者收录整理了香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播出的21套粤语长片的语料,为粤方言的历时研究提供了便利。
  1.2 研究对象
  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可发现粤方言语法化研究主要关注动词及动词词组、动词后置成分、句末助词、词缀、结构助词与指示代词、语法结构和句式、话语标记等方面的语法化问题。
  1.2.1 动词的语法化问题
  粤方言语法化研究中*早关注动词虚化的问题,其中,受到较多关注的是动词到动态助词的语法化及言说动词、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等。詹伯慧(1958)较早注意到粤方言(广州话)中的“亲、住、翻、埋、添”存在虚化用法。21世纪前后,学者开始关注动词的语法化过程,如杨敬宇(1999)、麦穗(2002)分别对广州、贵港的动态助词“住”的语法化进行探讨,构拟其语法化途径。之后,方小燕(2003)介绍了广州话的“到”的四种用法(作为动词、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标记、表完成的动态助词),并分析其语法化过程。
  *早提出广州话句末助词“wo(?)”由“wah(话)”和语气助词“oh”合音构成的是赵元任(Chao,1947)。Matthews(1998)明确指出句末三个调的“wo(?)”表达不同的传信功能和意外功能。麦耘(1998)则认为广州话句末语气词“?”用于反诘语境,引申出了“大不以为然”的功能。邓思颖(2014)把表达传信的“?”归入谓词性语气词。专门探讨言说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有林华勇、马喆(2007),林华勇、李敏盈(2017):前者认为廉江粤方言的言说动词“讲”分别语法化为自我表述标记、引述标记、标句词和话题标记;后者把粤方言的言说性句末助词分为直述和转述两大类,并考察其共现顺序。
  趋向动词的语法化也是热点之一。林华勇、郭必之(2010a)讨论了廉江粤方言多功能词“来”“去”的语法化问题。郭必之(2014)认为广西南宁地区语言中的“去”义语素包括趋向动词、趋向补语、程度事态助词和使令助词等用法,并重构了其语法化途径。Yiu(2013)考察粤方言趋向动词和趋向补语的表达路径,认为动词和趋向补语在粤方言中的融合程度没有普通话高。
  给予动词“畀”的语法化也是热点之一。Chin(2011)探讨粤方言双宾动词“畀”具有间接宾语标记、受益者标记、使役动词、被动标记、工具标记五种功能,通过跨语言/方言比较,他认为以上五种功能都从双宾语动词“畀”语法化而来。林晓玲(2014)则认为广州话的“畀/俾”的语法化存在“给予动词>方式义介词/与格标记”“给予动词>使役义动词>被动标记”的语法化途径。单韵鸣(2009)对动词“够”的语法化进行了探讨。
  部分研究关注动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问题。林华勇(2006)考察了廉江粤方言中“起身”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途径,认为“起身”经历了从动词词组到动词、从动词向虚词发展的两个阶段。还有部分研究关注动词语法化伴随出现的音变问题(钟棣庆,2013)。
  1.2.2 动词后置成分相关的语法化问题
  这部分内容包括了体标记或动态助词等成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处于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研究大多是从现有虚成分出发,回溯其语法化途径,如竹越美奈子(2005)关注粤方言动词前、后的“喺度”,将其与吴语、闽方言语的近似形式进行对比,认为粤方言的“喺度”表达持续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相当一部分后置成分源自趋向动词的语法化。后置成分“过”是语法化研究的热点。林俐(2005)利用《花笺记》等粤方言俗*文本,考察了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语义功能及其语法化过程。严丽明(2009)描述了表修正的助词“过”的使用条件,认为其核心意义是对相关动作行为不如意结果的修正。覃凤余、吴福祥(2009)认为南宁白话中的与格介词“给过”源于给予动词“给过”的语法化,短差比式“X+A+过”则来源于“X+A+过+Y”中的基准“Y”删略。
  再如Chor(2010)探讨“埋”的语法化过程,认为附于动词后的方向助词用法,是从表“接近”的趋向动词语法化而来,接着发展为表“附加”的量化助词,并进一步语法化为主观评价标记。Chor(2013)讨论趋向动词向体助词“返”的语法化过程,结合19世纪至今的方言材料,认为“返”从趋向动词发展成体标记,并进一步发展为具有主观评价色彩的标记。
  体标记探源始终是语法化研究的一大热点。郭必之、片冈新(2006)描写了早期广州话动词后“哓”的语法特点,探讨“休”的语法化途径和后期弱化乃至消失的原因。姚玉敏(2008)从共时和历时的层面,探讨粤方言开始体标记“起上嚟”的产生。片冈新(2010)分析19世纪到20世纪的粤方言口语语料,探索粤方言“紧”体貌功能(包括表时段的体貌、持续体貌、未来的标记等)的形成过程,认为其实现体功能跟19世纪的处所结构“V近处”有密切关系。秦绿叶(2015)从粤客接触出发,认为广东化州、连山粤方言的持续体及进行体标记“稳”与客方言有关,是复制自客方言并语法化而成的。
  1.2.3 句末助词相关的语法化问题
  部分粤方言句末助词源于动词,但在共时层面已演变为与动词不同的形式。邓思颖(2014)关注“罢喇”“系喇”“啩”“?”四个谓词性语气词,推测它们分别由动词“罢”+喇、动词“系”+喇、动词“估”+啊、动词“话”+啊合音并语法化而成。Leung(2006)通过追溯香港粤方言句末助词“wo(?)”19世纪以来在觉悟、提醒、引用、对立四个功能上的更迭与发展,认为“wo3”可能源自动词“话”(waa6)的语法化或句末助词“噃”(bo3)的弱化。
  在语言接触方面,覃东生、覃凤余(2015)在区域语言学的视角下,关注广西南宁、石南等地粤方言“去”作为句末成分的用法,认为这一用法源于壮语,是语言接触下语法复制的产物。多功能词的语法化研究多与语言/方言接触有关,如郭必之、林华勇(2012)认为廉江粤方言中动词后的“倒”可用于表示持续、确定体意义,这些意义与客方言有关,再如郭必之(2014)对广西南宁“去”(含句末语气助词用法)的多功能性及语法化进行了探讨,认为其语法化与壮语接触引发的复制有关 。
  句末语气助词常与主观性及主观化有关。梁慧敏(2016)从主观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句末助词“啫”的功能及语法化过程。该文结合早期粤语语料,认为“啫”的语义引申模式为“低限→轻描淡写→解释说理→反驳→不满→请求”,是一个主观化与语法化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句末位置整体的语法化程度。邓思颖(2016)在对反复问句的联合结构进行分析时,认为粤方言句末助词数量丰富,所表达的意义和功能变化多端,反映出句末位置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方言语法化研究的现状:以粤方言为例 1
1.1 研究语料 1
1.2 研究对象 3
1.3 与语法化相结合的理论方法 7
1.4 粤方言语法化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展望 10
第2章 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与语义地图相结合:粤西方言的一组区域性语法特征 12
2.1 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与语义地图模型 12
2.2 两者相结合的框架:研究的新动向 14
2.3 粤西方言的一组区域性语法特征 17
2.4 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与语义地图模型相结合 28
第3章 多功能性研究(一):廉江方言的“头先”和“正” 30
3.1 引言 30
3.2 廉江方言“头先”的多功能性 31
3.3 廉江方言“正”的多功能性 34
3.4 “头先”“正”的句法语义差异及语法化过程 37
3.5 廉江方言“头先”“正”多功能性的来源问题 40
3.6 小结 50
第4章 多功能性研究(二):资中方言的“过” 51
4.1 引言 51
4.2 作趋向动词的“过” 52
4.3 作体助词的“过” 52
4.4 作介词的“过” 56
4.5 早期语料中“过”的用法 58
4.6 资中方言“过”的语法化途径 60
4.7 小结 62
第5章 多功能性研究(三):资中方言的“来” 63
5.1 作趋向动词和补语的“来” 63
5.2 “来”的助词用法 65
5.3 资中方言“来”的语法化途径 74
5.4 小结 76
第6章 多功能性研究(四):贵港粤方言的“开” 78
6.1 引言 78
6.2 贵港粤方言“开”的动词用法 79
6.3 从动相补语到体助词 80
6.4 贵港粤方言“开”体貌用法的来源 84
6.5 小结 91
第7章 共时、历时的一致与不一致:廉江方言的“起身” 93
7.1 “起身”的语法化 93
7.2 近代汉语、普通话的“起身” 100
7.3 语法化的不一致现象 105
7.4 小结 109
第8章 语法化程度的差异:新会(会城)粤方言的两个完成体标记 110
8.1 引言 110
8.2 新会话的完成体(了1)和实现体(了2) 111
8.3 “减”与“□[?]”的句法差异 111
8.4 “A得+微些/□[nit?]”结构 116
8.5 “减”是补语还是体助词? 116
8.6 小结 117
第9章 语言区域与语法化:北流粤方言“着”(阳入)的多功能性及其探源 119
9.1 引言 119
9.2 “着”(阳入)的动词用法:语义演变 120
9.3 被动标记:动词前发生的语法化 123
9.4 动词后发生的语法化 124
9.5 “着”(阳入)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途径 126
9.6 “着”(阳入)的多功能性探源 130
9.7 小结 140
第10章 持续体貌的分与合:以粤方言为例 142
10.1 引言 142
10.2 三分的持续体貌系统 143
10.3 粤方言的动作进行和状态持续 144
10.4 粤方言的事态持续 153
10.5 粤方言持续体貌系统的特点:与其他东南方言及早期粤语相比较 154
10.6 小结 161
第11章 言说动词的语法化:廉江方言“讲”的语法化 162
11.1 引言 162
11.2 “讲1”:自我表述标记 162
11.3 “讲2”:引述标记 165
11.4 “讲3”:小句标记 171
11.5 “讲4”:话题标记 174
11.6 小结 175
第12章 转述和直述:言说性语气助词的功能分化 177
12.1 引言 177
12.2 对广州(或香港)粤方言“?”的一些看法 178
12.3 转述功能与直述功能 180
12.4 语法化 187
12.5 主观化 195
12.6 声调、主要元音开口度对语气的影响 196
12.7 小结:言说性语气助词的来源与共现情况 198
第13章 句调与疑问:廉江方言疑问句末语调与语气助词的叠加关系 199
13.1 引言 199
13.2 单字调和疑问句末语调 200
13.3 叠加于语气助词的疑问语调 202
13.4 余论:是非问句的分类 205
第14章 结构的演化:怀集(下坊)粤方言的重叠式疑问句 207
14.1 引言 207
14.2 怀集(下坊)话重叠问的构成 209
14.3 怀集(下坊)话重叠问的类型学意义 219
14.4 怀集(下坊)话重叠问的来源探讨:联系标话和顺德(容桂)粤方言 223
14.5 小结:结构的语法化和接触引发的“钟摆现象” 242
第15章 形式与功能的联系:粤西粤方言的小称范畴 244
15.1 引言 244
15.2 粤西粤方言的小称形式 245
15.3 小称功能与所附单位——以高州为例 250
15.4 小称功能的分类与联系 257
15.5 粤西粤方言小称的共性和个性 262
15.6 小结 263
结语 265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8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