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思考与实践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7237728
  • 作      者:
    作者:冯国平|责编:鲍玲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第1章概述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结合相关研究理论,给出了数字技术、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等术语的概念,并分析总结国内外数字化转型研究现状和成果。第2章剖析了能源电力企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并从应用、平台、架构、体验、需求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电力企业在数字化方面存在的不足。第3章首先回答了能源电力企业为何要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愿景与目标,并设计了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框架,阐述了数字转型的基本原则,总结了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法。第4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逐一阐述了能源电力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所需要开展的十项战略任务。第5章从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客户服务、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员工五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的若干典型案例,每个案例分别从现状及问题、解决方案和应用价值三个方面展开描述。第6章针对如何评价数字化转型的成效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第7章对未来能源电力数字化发展进行展望,对能源服务、产业生态、运营管理、战略决策、科技创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展开畅想。
展开
目录
第1章 数字化转型概述
1.1 背景
1.1.1 数字技术
1.1.2 数字化
1.1.3 数字化转型
1.1.4 数字经济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小结
第2章 能源电力企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能源电力企业现状
2.1.1 市场化经营意识薄弱
2.1.2 重设备管理轻能源服务
2.1.3 内部管理不适应互联网发展模式
2.1.4 数字化创新能力不足
2.1.5 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落后
2.2 能源电力企业面临的挑战
2.2.1 跨界竞争成为一种常态
2.2.2 高质量发展难度大
2.2.3 技术和人才缺口明显
2.2.4 市场发展空间被挤压
2.2.5 数字化战略认知不足
2.3 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不足
2.3.1 信息系统应用不充分
2.3.2 技术平台支撑能力不足
2.3.3 技术架构弹性不足
2.3.4 用户体验较差
2.3.5 研发体系响应迟缓
2.3.6 数字化相关体制机制僵化
2.4 小结
第3章 数字化转型目标与总体框架
3.1 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
3.1.1 使命担当
3.1.2 技术驱动
3.1.3 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
3.2 数字化愿景与目标
3.2.1 数字化愿景
3.2.2 数字化目标
3.3 数字化转型体系框架
3.4 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则
3.5 数字化转型方法
3.5.1 战略制定
3.5.2 试点探索
3.5.3 全面转型
3.5.4 内部协同
3.5.5 行业协作
3.5.6 生态构建
3.6 IT技术架构
3.6.1 技术架构设计因素
3.6.2 IT技术架构与应用架构
3.6.3 IT技术架构的特征
3.7 小结
第4章 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任务
4.1 开放安全的多云架构
4.1.1 云计算基础设施
4.1.2 “多云”策略
4.2 企业数据资产
4.2.1 夯实企业数据基础
4.2.2 提升数据内在价值
4.2.3 加强AIoT数据应用
4.3 弹性可扩展的共享中台
4.3.1 松耦合的共享服务
4.3.2 满足易变需求的中台
4.3.3 中台建设条件
4.4 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应用
4.4.1 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变革
4.4.2 技术与业务双轮驱动
4.5 人机偕行的智能化业务流程
4.5.1 优化业务流程
4.5.2 推动流程智能化
4.6 智能可视的运营控制中心
4.6.1 建立企业运营的控制塔台
4.6.2 运营控制中心推动业务协同
4.7 开放合作的能源生态体系
4.7.1 打造能源生态平台型企业
4.7.2 打造无边界能源电力企业
4.8 数字化体验提升
4.8.1 坚持用户体验5S原则
4.8.2 数字化提升用户体验
4.9 数字技术掌控
4.9.1 加强数字技术落地应用
4.9.2 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创新
4.10 小结
第5章 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
5.1 数字化生产
5.1.1 水电厂智慧检修
5.1.2 配电设备时空模式分析
5.1.3 电网故障风险时空分析
5.1.4 电力设备缺陷分析与识别
5.1.5 输变电设备家族缺陷认定
5.1.6 配变重过载风险预警
5.1.7 实时线损分析
5.2 数字化运营
5.2.1 RPA流程机器人应用
5.2.2 财务发票智能识别
5.2.3 充电设施负荷特征分析
5.2.4 库存物料动态特征分析
5.2.5 复工复产决策分析
5.3 数字化客户服务
5.3.1 用户能耗大数据分析
5.3.2 客户热点关注智能分析
5.3.3 客户服务评价情感分析
5.3.4 营业厅服务全过程管控
5.4 数字化产业
5.4.1 电力征信服务
5.4.2 充电桩智能运营
5.4.3 碳排放监测与分析
5.4.4 绿色金融决策支持
5.5 数字化员工
5.5.1 数字化作业装备
5.5.2 数字素养提升
5.6 小结
第6章 数字化转型评价方法
6.1 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
6.1.1 数字化转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1.2 数字化转型关键评价指标
6.2 数字转型综合评价方法
6.2.1 AHP-FCE评价模型
6.2.2 数字化转型综合评价
6.3 数字化转型综合评价实例
6.3.1 指标层次分析
6.3.2 模糊综合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数字化转型远景展望
7.1 绿色共享的智慧能源服务
7.2 无界开放的能源产业生态
7.3 高效协同的企业运营管理
7.4 科学智能的发展战略决策
7.5 持续旺盛的科技创新活力
7.6 智能可控的全面风险管理
7.7 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