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刑辩模式的演进动因
第一章 从“顺承模式”到“层控模式”——“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评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两种模式的中国叙述
三、两种模式的要素表达
四、两种模式的关系互动
五、两种模式的转化坐标
六、结语
第二章 论刑事诉讼中的“争点主导主义”
一、庭审实质化的新阶段
二、“争点主导主义”的正当化逻辑
三、“争点主导主义”的类型化动因
四、“争点主导主义”的规范化格局
五、“争点主导主义”的集中化例外
六、结语
第三章 诉讼格局·立法文本·参与主体——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持续发展因子探析
一、刑事诉讼的发展命题
二、诉讼格局:从“浪漫”到“务实”
三、立法文本:从“技术”到“理念”
四、参与主体:从“器物”到“心性”
五、结语
第四章 论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制约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二、司法决策的卷宗依赖
三、庭前会议的功能异化
四、当庭讯问的程序不当
五、控辩对抗的效果不彰
六、审判期限的巨大压力
七、结语
第五章 以审查起诉为重心: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程序格局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审查起诉为重心”的内涵解读
三、“以审查起诉为重心”的正当根据
四、“以审查起诉为重心”的若干隐忧
五、“以审查起诉为重心”的合理规制
六、结语
第六章 论“确认式庭审”——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入法为契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确认式庭审”的特质归纳
三、“确认式庭审”的形塑机理
四、“确认式庭审”的隐患来源
五、“确认型庭审”的优化进路
六、结语
第二编 刑辩模式的理论展开
第七章 论控辩关系的三种样态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交涉主导型”的审前样态
三、“对抗主导型”的审中样态
四、“协作主导型”的审后样态
五、结语
第八章 论“交涉性辩护”——以认罪认罚从宽作为切入镜像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交涉性辩护”之意涵
三、“交涉性辩护”之形塑
四、“交涉性辩护”之瓶颈
五、“交涉性辩护”之出路
六、结语
第九章 论“唯庭审主义”之辩护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二、“唯庭审主义”之特征
三、“唯庭审主义”之诱因
四、“唯庭审主义”之反思
五、“唯庭审主义”之突破
六、结语
第十章 辩护律师忠诚义务的三个限度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宏观限度:“执业目标”上的限制
三、中观限度:“身份独立”上的限制
四、微观限度:“真实义务”上的限制
五、结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