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集中水源地水安全保障与应急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3078721
  • 作      者:
    作者:吴昊|责编:陈丽茹
  • 出 版 社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环境压力凸显,水资源安全形势严峻。尤其是在人口和社会经济密度高的大型城市,其面临的水资源安全风险与压力更为突出。而变化的人地关系更加剧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城市水资源问题在长江流域中下游更具突发性,尤其是对产业与人口相对集中的特大型城市来说,长期形成以长江干流为主要水源的单一供水结构,一旦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将对城市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书首先从水源现状调查、用水结构、供水水源地水质,以及突发水污染事件分析等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典型特大城市水源地水安全潜在危险源进行辨识;其次基于PSR框架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城市化发展,水资源条件,污染物排放,以及政府应对等方面组成的指标体系,分析城市水环境安全度变化趋势;而后通讨建立基于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感潮河段污染源迁移模型,设定突发污染事件条件及特征污染物情景,定量分析污染物迁移对各水源的影响;最后概化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结合突发污染物迁移对各水源的影响,建立多水源应急供水配置模型,结合不同的应急水源启用情景,分析多水源调配方案的用水保障效果。研究可为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应急水源建设与应急对策制定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城市水源地水安全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水安全研究
1.2.2 国内外城市水源应急体系研究
1.2.3 国内外水源地风险源识别与水质模拟研究
1.2.4 国内外应急对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主要依据的文件
1.4.1 各级文件对水源安全保障的要求
1.4.2 主要依据
第2章 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水文特征及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水资源概况
2.2.1 河流水系
2.2.2 长江南京段沿江水系
2.3 城市集中供水水源概况
2.3.1 现状供水水源地
2.3.2 水源地供水能力
2.4 水源应急保障现状
2.5 水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3章 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水源地水安全潜在危险源辨识
3.1 用水结构分析
3.1.1 研究方法
3.1.2 用水结构演变分析
3.1.3 用水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2 水源地水质状况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水源地水质安全分析
3.3 潜在污染源与污染事故分析
3.3.1 城市水源污染源
3.3.2 突发水污染事故分析
3.3.3 突发事故潜在污染物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4.1 南京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思路与方法
4.1.1 评价思路
4.1.2 评价方法
4.2 南京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1 指标构建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
4.2.4 评价标准的制定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4.3.1 确定因素集
4.3.2 确定权重集
4.3.4 确定隶属度矩阵
4.3.5 分层模糊评价
4.3.6 综合评价
4.4 南京市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4.4.1 指标权重分析
4.4.2 隶属度分析
4.4.3 典型年分层模糊评价
4.4.4 2005-2014年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4.5 小结
第5章 典型城市突发水污染物迁移过程模拟
5.1 感潮河段突发水污染模型理论基础
5.1.1 水动力模型基础
5.1.2 污染物输移模型基础
5.2 二维水动力模型构建
5.2.1 模型范围与地形处理
5.2.2 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
5.2.3 模型验证
5.3 突发水污染事故过程模拟
5.3.1 污染物分析
5.3.2 突发水污染事故计算条件
5.4 事故模拟结果分析
5.4.1 水路船舶运输事故
5.4.2 陆路运输事故
5.5 小结
第6章 多水源应急供水方案决策模型及应用
6.1 多水源应急供水方案决策模型构建
6.1.1 模型构建的理论及方法
6.1.2 模型构建的思路
6.1.3 应急供水系统模拟
6.1.4 应急供水调度原则
6.1.5 应急响应方案设定
6.2 多水源联合配置模型条件
6.2.1 目标函数
6.2.2 约束条件限制
6.2.3 应急水源选择
6.2.4 应急水源可供水量
6.2.5 供水区应急需水分析
6.2.6 突发水污染事故概述
6.3 多水源应急响应方案结果分析
6.3.1 方案1水量配置结果
6.3.2 方案2水量配置结果
6.3.3 方案3水量配置结果
6.3.4 方案应急响应能力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沿江城市水源地水安全潜在危险源辨识
7.1.2 沿江城市突发水污染物迁移模拟
7.1.3 多水源应急供水方案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