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国教养与世界理想(从歌德到马克思)(精)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134990
  • 作      者:
    作者:叶隽|责编:翁绮睿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德国学”专著。作者从灿若星河的德国精神谱系中,撷取歌德和马克思两位思想家作为核心人物,以文本为田野,以历史为空间,以侨易学为资源,借助翔实的史料加以刻画,反映18-19世纪德国精神世界的传承与超越。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三篇:上篇考察“作为制度的教育”,中篇关注“作为器物的文学与政治”,下篇探讨“作为文化的世界思维”。作者从作为制度的教育入手,进而从对经典文本的细读中立体地再现了歌德与马克思的文学世界和政治实践,最终落脚于德国文明的思脉结构与现代性的反思,兼而进行了中欧思想传统的跨文化比较。作者认为,歌德和马克思的伟志宏愿及其终身成就,为后世人类标示了文明的灯塔,展现了一条通过为人类工作而获得最高尊严的自由之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作为整体视域的德国学及其核心领域:从歌德学到马克思学
二、德国精神史格局中的“歌德-马克思”结构:以文学世界为视角
三、作为制度的教育规定性:德国大学的意义
四、理论框架与学术思路
第二章 18世纪的德国教育:歌德的大学时代与教养形成
一、18世纪的德国大学场域及其规则:哥廷根还是莱比锡?
二、歌德的成长年代——《诗与真》中反映的家世与生性
三、斯特拉斯堡的博士学位与导师力量——赫尔德对歌德的引导与压迫
第三章 19世纪中期的德国教育:马克思的教育背景与德国精神的变形
一、教育制度:波恩、柏林与耶拿
二、家世背景:闪系文化与改宗基督教
三、侨易语境:欧洲内部的德、法、英侨易过程
四、思想形成:德国精神之变形
第四章 文学世界的营拟、尝试与认知:以歌德、马克思为中心的讨论
一、场域视野中的歌德文学世界营拟
二、马克思的文学世界尝试:以青年时代与歌德接受为中心
三、文学与学术的关联:马克思的文学世界认知
第五章 政治场域:魏玛为官与伦敦流亡体现的尘世之缘与伟人之心
一、18世纪至19世纪的德国政治与文化生态
二、歌德的文人之路与官宦生涯
三、战士之途与艰难时世:马克思的流浪宿命与政治的另类表现方式
第六章 世界理想:世界文学、世界市场与世界公民
一、歌德:世界诗人与世界文学
二、马克思的理论发覆:从世界文学到世界市场
三、世界关怀与世界公民:文史哲融通之后的德国精神与世界理想
第七章 思维模式的二元论问题:从“二元对峙”到“一元三分”
一、歌德、马克思的二元论模式
二、西方传统的二元论认知
三、中国思维模式的“二元表象”与“一元三分”意义:以“天演论”与“互助论”为例
四、和、同与中道思维:认知史的意义揭示与二元论的多重阐释
第八章 结论
一、思脉结构与现代性
二、经济基础与资本认知
三、知识史线索与文明架构的形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