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概念
1.2 遗迹群落和遗迹组构
1.3 遗迹化石与底质的作用关系
1.4 研究现状
1.5 遗迹化石
1.5.1 新元古界末期遗迹化石
1.5.2 寒武纪早期遗迹化石
1.5.3 寒武纪中晚期遗迹化石
2 渑池地区遗迹化石
2.1 区域地质
2.2 沉积特征与沉积相
2.2.1 发育潮坪的碎屑岩沉积模式
2.2.2 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
2.3 遗迹化石
2.4 遗迹组构
2.4.1 Thalassinoides 遗迹组构
2.4.2 Planolites大型叠层石遗迹组构
2.4.3 鲕粒灰岩中的Planolites遗迹组构
3 鲁山地区遗迹化石
3.1 区域地质
3.2 遗迹化石
3.3 遗迹组构
3.3.1 Beaconites遗迹组构
3.3.2 Beaconichnus-Diplichnites遗迹组构
3.3.3 Scolicia-Gordia 遗迹组构
4 登封地区遗迹化石
4.1 区域地质
4.2 遗迹化石
4.3 遗迹组构
4.3.1 Skolithos叠层石遗迹组构
4.3.2 Skolithos-Arenicolites 遗迹组构
4.3.3 泥质充填的水平Thalassinoides凝块岩遗迹组构
4.3.4 Cruziana-Rusophycus 遗迹组构
5 遗迹组构阶层及底质特征
5.1 浅阶层类型
5.2 中阶层类型
5.3 深阶层类型
5.3.1 Skolithos遗迹组构
5.3.2 Scolicia遗迹组构
5.3.3 Planolites遗迹组构
5.3.4 P.montanus遗迹化石阶层深度讨论
5.4 豫西寒武系馒头组遗迹化石阶层构造模式图
5.5 固底底质的控制因素
5.6 遗迹化石底质固结程度的鉴别方式
5.7 豫西寒武系馒头组碎屑岩中的固底遗迹化石
5.8 豫西寒武系馒头组遗迹化石及底质相互关系
5.9 豫西寒武系馒头组碳酸盐岩中的固底遗迹化石
6 基于遗迹化石的豫西寒武系馒头组营养网特征
6.1 潮下带营养网特征
6.2 潮间带营养网特征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