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灵奖得主,中美法三国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安全计算机系统重要贡献者约瑟夫·希发基思重磅著作。
2.深入理解知识和智能的本质,用知识论的视角看世界,在复杂信息中保持独立和清醒,做好个人和社会决策。
3.指明了通往强人工智能或者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助力国内人工智能的大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只有做到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并自主处理复杂的任务系统,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突破,而自主系统的开发至关重要。
4.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国际人工智能促进协会协会唐杰盛赞本书,并倾情担纲本书的翻译。
《理解和改变世界》是一本由图灵奖得主、中美法三国院士所撰写的思想巨著。在这本书中,希发基思教授通过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和信息论,构建了一套新的认知体系,帮助我们以更高维的方式理解和决策。
希发基思教授认为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潜在的力量,帮助我们洞察底层逻辑。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知识与信息、智能以及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了解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管理和应用知识,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巨变。只有更好地理解我们认知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才能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不被取代或误导,并培养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理解和改变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思考框架,帮助我们应对这一变化时代的挑战。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知识是有用的和有效的信息,它可以让我们理解世界并改变世界,从而满足我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因此本书没有任何意识形态或哲学偏见,完全依赖计算和逻辑理论的概念与原则,对知识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人类或机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可能的问题进行探讨。
就本书的内容而言,我将尽量寻求一种平衡,既不会像通俗读物那样避开本质问题,说一堆耸人听闻的话,也不会像科技或哲学类书籍那样艰深晦涩、拒人于千里之外。
本书将首先介绍“信息”这一概念。作为一个无形的实体,信息对计算机和生物有机体都至关重要。随后,本书根据知识有效性和真实性的程度,采用统一的方式来考察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经验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数学知识,以及用于组合不同类型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元知识。其次,本书还讨论了发展知识的不同机制和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考察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局限性。这些为讨论“智能”的概念,以及比较人类和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基础。
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仅能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弱人工智能。本书将尝试分析从弱人工智能到人类智能(有时也称为强人工智能)的技术挑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仅仅通过机器学习技术的增量式改进,无法实现强人工智能的目标;开发值得信赖的自主系统,才是缩小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之间差距的关键一步,在这方面,工业物联网已经抢先了一步。
本书还讨论了“自主行为”模型的五个基本功能的特征。随后我对这个模型进行扩展,用来描述人类意识的一些关键特征。这个扩展的模型,引出一种计算方案,它将意识行为解释为博弈的过程;在博弈中,决策将寻求“需求”和“成本”之间的平衡。
最后,本书将个人意识的模型扩展为集体意识的模型,后者是由培养共同价值体系的制度塑造的。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组织原则和危机(表现为各自在应用过程中的失败),本书将证明这样一个论点:人类社会即信息系统。
本书与科技哲学领域那些关注知识论(epistemology,来自希腊语“episteme”——意为科学)的书不同,后者主要探讨人类获取知识的过程。但考虑到知识的多样性,本书将把视野放得更为广阔,探讨的知识并不局限于人类对现象的理解,而是更为广义上的知识,因此本书对应的学术术语可能用“认知论”(gnoseology,来自希腊语“gnosis”——意为知识)更为合适。
本书所采取的方法,能够清楚地将物理现实与其模型区分开来。它遵循逻辑学家的二元论传统,强调逻辑和语言的重要性。这里所考虑的“信息”概念是纯逻辑的,与量子物理学或通信理论中的“信息”概念有所不同。从某种角度来说,本书并不完全认同“信息和知识只是物理现象涌现出来的属性”这一观点。
为了降低本书的阅读难度,我将在不损失原意的情况下,尽可能简明地阐述我的观点。当然,必要的时候,也会加上一些略带技术性的内容,但总体来说,内容还是偏科普性的。读者在第一遍阅读时,可以略过那些技术性较强的部分。
另外,从字里行间,大家可能会留意到我对古希腊文学的热爱,尤其是在参考文献和引文部分。我希望这些内容能引起国际读者的兴趣,它们能够让你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寻求知识、发展心智的曲折历程。
书中讨论的问题很新,涵盖范围也很广,所以列一个长长的参考文献目录,感觉很没有必要。所以,我在书中仅列了一些网站,特别是维基百科。大家如果想阅读更多文献,可以通过网站上列出的链接来扩展阅读。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含三个章节,主要介绍了“知识是有用的和有效的信息”这一论点,以及计算机和人类是如何处理和管理知识的。
第二章探讨了知识的三个本质问题:目的论、本体论和认知论。我将详细分析,从方法论和逻辑论的视角,为什么只有认知论的问题才能严格求解。
在第三章中,我们列出了信息论的一些基本概念。我会用尽可能简单的术语解释知识为什么可以被定义为信息,并探讨知识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关键问题,会着重分析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之间的。
在第四章中,我们讨论了知识发展的基本原则(对现实进行简
化抽象),以及这个原则带来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包含两章,分析了计算过程与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机器和人类对知识的生产和运用。
第五章探讨了信息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基本概念和模型的对比,我将着重讨论这两个知识领域如何相互借鉴。
第六章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区别,并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计算机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近人类的心智水平。本章介绍了自主系统。这些系统,被认为有望实现强人工智能,并在复杂操作中取代人类。最后,本章还讨论了滥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真实存在,也可能仅仅是臆想。
第三部分由两个章节组成,主要内容是根据先前的认知论观点对个体意识的功能进行分析,随后讨论了个体意识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第七章将意识能力看作一个自主系统,该系统能够基于价值标准和积累的知识,来管理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第八章讨论了在社会环境中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每个人的主观经验是如何具备客观性的。这种客观性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本章还分析了制度在塑造和维持共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此外还探讨了民主的原则。
结语部分,对本书的主要结论以及我们未来将要面对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序言
引言
Part 1 对世界的认知论视角
第1 章 关于知识的基本问题
三个基本问题:Why,What,How
目的论:Why
本体论:What
认知论:How
第2 章 信息和知识
信息学的诞生
什么是信息
关于计算
知识及其有效性
第3 章 知识的发展与应用
知识的发展:原则与局限
与知识应用有关的问题
Part 2 计算、知识和智能
第4 章 物理现象和计算过程
科学知识与计算
物理现象和计算过程的比较
第5 章 人类与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的特征
弱人工智能
超越弱人工智能:自治
人工智能:威胁与挑战
Part 3 意识与社会
第6 章 意识
我们的“大爆炸”:语言和意识
心智也是一种计算系统
目标管理与规划
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
寻求幸福
第7 章 价值体系与社会
关于人类社会
认知论价值
伦理价值
经济价值
制度的作用
贬值与衰退
自我满足和自尊的缺失
白痴的胜利
关于民主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