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高原低涡
2021 年高原低涡概况
2021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低涡共有33个,其中在青藏高原东部生成的低涡共有21个,在青藏高原西部生成的低涡共有12个(表1~表3)。
2021年第一个高原低涡出现在1月中旬,*后一个高原低涡生成在12月中旬(表1)。从月际分布看,各月生成的高原低涡个数差异较大,其中5月生成的高原低涡*多,约占21%(表1)。移出高原的高原低涡在3月、5月、7月和10月均有出现,其中3月移出的高原低涡*多,约占43%(表4)。
2021年青藏高原低涡源地大多数在青藏高原东部。移出高原的青藏高原低涡共有7个,其中6个高原低涡生成于青藏高原东部(表4~表6)。移出高原的地点主要集中在甘肃,为3个,其余贵州、陕西、四川和内蒙古各1个(表7)。
本年度高原低涡中心位势高度*小值以580~587位势什米的频率*多,约占42%(表8)。夏半年,高原低涡中心位势高度*小值以576~587位势什米的频率*多,约占76%(表9)。冬半年,高原低涡中心位势高度*小值在560~571位势什米的频率*多,约占86%(表10)。
全年除影响青藏高原外对我国其余地区有影响的高原低涡共有14个。其中5个高原低涡造成过程降水量在50mm以上,造成过程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高原低涡有2个,它们是C2122和C2123,分别在陕西镇巴和四川会理,造成过程降水量分别为243.9mm和166.5mm,降水日数分别为2天和1天。2021年对我国降水影响较大的高原低涡主要是C2122和C2123低涡,其中C2122高原低涡引起的降水是影响我国省份*多、范围*广、大暴雨量级降水站点数量*多的一次过程。7月9日08时在高原中部沱沱河生成的C2122高原低涡,中心位势高度为583位势什米,低涡形成后东行;9日20时,低涡中心位势高度维持,之后低涡继续向东行。10日08时,低涡移至高原东坡,中心强度为582位势什米,之后低涡向东北行移出高原;10日20时,低涡移入陕西,中心位势高度维持582位势什米,之后继续东北行。11日08时,低涡移至陕西北部,中心位势高度增强为580位势什米,之后继续东北行;11日20时,低涡移入山西,中心位势高度增强为579位势什米,之后继续东北行。12日08时,低涡移入河北,中心位势高度增强为576位势什米,之后低涡转西北行;12日20时,低涡移入内蒙古,中心位势高度增强为574位势什米,之后低涡再转东北行。13日08时,低涡又移至河北,中心位势高度为573位势什米,之后减弱消失。受其影响,西藏、四川、重庆、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山东等部分地区降了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降水日数为1~3天。青海、甘肃、湖北和宁夏等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降水日数为1~3天,云南个别地区出现小雨,降水日数为1天。7月30日08时生成在高原东南部巴塘的C2123高原低涡,是2021年对我国泛珠三角地区降水影响*大的高原低涡。低涡形成初期中心位势高度为583位势什米,高原低涡形成后向东南移;30日20时,低涡位于四川,中心强度维持在583位势什米,之后继续东南移。31日08时,低涡移至高原边缘,中心强度为584位势什米,之后东南行移出高原;31日20时,低涡移入贵州,中心强度为583位势什米,之后继续东南移。8月1日08时,低涡移至广西,中心强度为582位势什米,之后减弱消失。受其影响,西藏、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等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降水日数1~2天。贵州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雨,降水日数1~2天。
8月22号20时生成在高原南部墨竹工卡的C2127高原低涡是2021年造成青藏高原主体降水*强的高原低涡。低涡形成时中心位势高度为586位势什米,高原低涡形成后南移。23日08时,低涡位于西藏,中心强度增强至585位势什米,之后减弱消失。受其影响,西藏南、中、北、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降水日数1~2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