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
0.00     定价 ¥ 7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4711424
  • 出 版 社 :
    学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中收录的演讲聚焦广大干部群众关心关切的理论热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深切体会,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坚定红色理想 青春勇于担当”“学习红色乳娘传承红色基因”等不同主题,从不同角度,通过精美的课件、丰富的史料、精准的数据、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不断挖掘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理论本质和内在思想逻辑,把理论讲得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展开
内容介绍
为营造共庆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爱党信***、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山东省委宣传部在全省组织开展“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姓宣讲活动。百姓宣讲员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新时代赞歌,表达广大干部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过上好日子、享受好生活的感激之情。本书将宣讲比赛的故事类、曲艺类、理论类稿件结集出版。
展开
精彩书摘
我的爷爷朱彦夫
淄博市朱彦夫教育基地讲解员 来帅宗
最近很火爆的一部电影《长津湖》想必大家都看过。影片中那残酷的战斗场面、志愿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冰雕连”无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的爷爷朱彦夫就亲身经历了这场战斗。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一天只能吃一个冻土豆充饥。而我的爷爷从来不吃土豆,因为一看到土豆,他就想起那场他不愿意回忆的残酷战争和全连牺牲的51名战友。
在很多人眼中,爷爷是一个传奇,是时代楷模、人民楷模。但在我的眼中,爷爷就是一名永远冲锋的战士。爷爷跟我说,有3次冲锋让他刻骨铭心。
爷爷的第一次冲锋,是英勇作战,用枪杆子战胜敌人!
爷爷14岁参军入伍,16岁火线入党,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等,而让他终生难忘的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冬,朝鲜长津湖战场250高地,爷爷所在连队与疯狂进攻的两个营的美军浴血厮杀。最后全连52名官兵一直打到只剩下爷爷一个人。“我在,阵地就在!”爷爷一边怒吼着,一边抱起机枪拼命扫射。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爷爷昏死过去。身负重伤的他被增援部队送到医院,经过47次手术、93天昏迷,他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枪呢?”当他下意识想摸枪时,发现手没了!当他本能地想站起来时,发现腿也没了!“我的手呢?我的腿呢?我这是怎么了,我才17岁啊!”爷爷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从不怕死,而那一刻想到了死。但最终,他选择活下来,爷爷这名火线宣誓的共产党员,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顽强、活得很阳光、活得很精彩!
爷爷的第二次冲锋,是不惧困难,用锄杆子战胜贫困!
1956年,爷爷主动放弃荣军院的特护待遇,回到了山东老家张家泉村。
1957年,群众选举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成了共和国第一代兵支书。村民没有文化,他就拿出家中的积蓄办夜校。没有田,每天清晨爷爷带着司号员第一个来到工地吹响嘹亮的军号,带领大家整山造地。没有水,他带领村民打出了4眼大口井。没有电,他先后79次外出,用了7年时间,行程7万多里,为村里和沿路十几个村庄都通上了电。张家泉村一口气创造了8个第一,成为全乡第一个通电,第一个发展林果,人均收入第一的村……
我曾问过爷爷:当年在荣军院里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即使回到村里,也是吃国库粮,衣食无忧,为什么非要干村支书这个苦差事呢?
爷爷跟我说:“我16岁入党,是党培养、教育了我。虽然战争让我失去了四肢,但我有心有脑,看到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哪能袖手旁观?带领大伙过好日子,困难肯定不少,但再难,比在战场上拼刺刀还难吗?”
爷爷艰苦奋斗25年,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先进村!
爷爷的第三次冲锋,是战胜自己,用笔杆子书写人生1 1982年,爷爷因为身体原因辞去了村支书职务,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冲锋——写书。他用残肢抱笔,用视力仅有0.3的右眼,翻烂了4本字典,用坏了500多支笔,历时7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七易其稿,书写了近千斤书稿,终于在1996年出版了33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拿到新书的那天,爷爷把自己关进屋里,在书的扉页上,恭恭敬敬地写满了牺牲战友的名字,然后,双膝跪地,颤抖着将书点燃,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告慰和祭奠英灵。
这就是我爷爷的故事,一个冲锋不止的老兵的故事。
如今89岁的爷爷身体是残缺的,但他的精神和信念是完整的。现在爷爷依然每天坚持写字,看报看书看新闻,写累了就晃动自己的残臂来锻炼,看到国家有好的政策就会用笔记下来让我带到张家泉村。爷爷常常教育我:学习上要和最好的比,工作上要和最强的比,生活上要和最差的比。我一直牢记爷爷的话:与其腐烂,不如燃烧!
如今,我的爸爸回村任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我大学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为朱彦夫教育基地的一名讲解员。我和爸爸要接过爷爷手中的“枪”,为家乡乡村振兴,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继续冲锋!
P3-5
展开
目录
故事类
我的爷爷朱彦夫
我和“蓝鲸1号”的故事
您是我的亲人
我与父亲的故事
传家宝
我的爱心食堂
初心映照援藏路
老兵不老芳华永驻
告别
24年入党路
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只为一世藏蓝情
本色人生
鸡毛“大”事
加油!站起来
72岁,我入党了
花园社区“绣花人”
三代人的军队情
让我再交一次党费吧
四代人的红色传承
为无名烈士寻亲拢家
小支书大作为
摩托车上的“第一书记”
火海重生
我家的巨变
心系麦浪的农民科学家余松烈
娘家人
永远铭记牺牲的烈士
我家住在幸福滩
为爱奉献
我与一面墙的不解之缘
愿做百姓满意的基层法官
热血铸就爱心路
我是一名村支书
高铁开进沂蒙山
我们家的三代党员
横山母亲崔立芬
我的老科长——孙杰
用忠诚担当“建设”美丽家园
我和“排爆”的生死情缘
选择
为了山区2138名孩子的微笑
鞠躬尽瘁为“农仆”
最美“山推”在天山
公益路上我志愿
愿做“生命摆渡人”
“三高”路上追梦人
见义勇为终生无悔
用爱守护折翼的天使
追求极致的工匠情怀
曲艺类
“拼爹”年代(快书)
喇叭花(对口快板)
龙女追星(对口快板)
韩英见母(西河大鼓)(节选)
大山里的信仰(评书)
寻找泰山挑山工(快板)
百年辉煌(京韵大鼓)
大小多少(相声)
沂蒙情红嫂颂(快板)
边关白杨(快板书)
荒野斗智(快板书)
升国旗(快板)
串门(山东快书)
王杰精神代代传(山东快书)
铁路古董总动员(对口快板)
为了人民的尊严——记杨禄奎事件(山东快书)
忠诚(山东快书)
百年颂歌(相声)
爱党情(相声)
一封家书(情景故事)
好大嫂(相声)
理论类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品红色胶东故事悟伟大建党精神
三问领悟“人民与江山”
苟坝的灯光 真理的灯光
回溯峥嵘岁月 解码百年初心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
治国有常 人民为本
一场峰会,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之光照耀红色沂蒙
坚定红色理想 青春勇于担当
百年辉煌,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为什么要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平凡凝聚的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新时代青年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
学习红色乳娘 传承红色基因
鱼水情深党民情
坚定“四个自信” 永远跟党走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