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838374
  • 作      者:
    杨莎莎,黄婉华,邢梦昆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莎莎,女,1981年1月生,壮族,广西柳州人,中共党员。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学士、桂林工学院管理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桂林旅游学院副教授,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入选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杨莎莎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2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项目13项。出版著作《中国经济重心与旅游发展重心转移协同研究》1部;在《经济问题探索》、《统计与决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在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2篇,在《广西日报》(理论版)上发表论文3篇。其中被EI检索7篇,被ISTP检索2篇,被CSSCI检索11篇。学术成果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团中央全国基层团建创新理论成果奖二等奖1项;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团中央全国社区共青团工作调研活动优秀调研奖一等奖1项;桂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创新性地将视角转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将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实施、营销与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发展、服务质量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协同进行构成维度的划分,在维度划分的基础上使各自内部因素的配合具有合理性。低密度旅游具有小众性,相较于大众传统旅游更具安全性,更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旅游需求。创新低密度旅游业态作为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相较于传统旅游模型更具特色。首先,以往传统大众的旅游产业体验有着结构性的难题与发展思路上的困境,低密度旅游业态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联合建设在符合管理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其次,传统旅游景区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老旧等问题,完善“低密度+高质量”景区的内部各环节要素,更新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旅游资源管理模式,有助于统筹发展“低密度+高质量”旅游景区的各要素,促进游客在实地游玩中实现非常好的体验,提升游客重游率;再次,游客需求在新时代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追求实际需求体验,在这一情况下,需要对旅游产业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创新升级,构建新的旅游体验,提高游客体验价值,提升核心吸引力;最后,“景区内部过度商业化”与“重量轻质”等问题导致了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业态创新联同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将凸现旅游特色,减少旅游景区间同质化现象的发生。
  杨莎莎教授长期关注旅游产业发展及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状难题,《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对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协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围绕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的各个维度探讨了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概念模型和实现路径,为旅游产业链和服务链的延伸范围提供了新思路,为可持续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为激发旅游企业及景区生存困境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现实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及主要内容
1.4 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综述
2.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综述
2.2 关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文献计量
2.3 关于二者相互作用的文献计量
2.4 文献计量结论

第3章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的分析框架
3.1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构成维度分析
3.2 景区高质量发展模式构成维度分析
3.3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4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的内外部影响机制
3.5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的分析框架

第4章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4.1 乡村俱乐部旅游业态创新与休闲度假服务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4.2 企业会奖旅游业态创新与休闲度假服务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4.3 原始自然观光旅游业态创新与自然环境依托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4.4 原始自然探险旅游业态创新与自然环境依托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4.5 狩猎海钓体验旅游业态创新与民俗文化体验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4.6 房车游艇宿营旅游业态创新与民俗文化体验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第5章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的结构方程数据验证
5.1 乡村俱乐部旅游业态创新与休闲度假服务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数据验证
5.2 企业会奖旅游业态创新与休闲度假服务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数据验证
5.3 原始自然观光旅游业态创新与自然环境依托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数据验证
5.4 原始自然探险旅游业态创新与自然环境依托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数据验证
5.5 狩猎海钓体验旅游业态创新与民俗文化体验型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数据验证
5.6 房车游艇宿营旅游业态创新与民俗文化体验型协同发展模式数据验证
……

第6章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的SPS案例验证
第7章 低密度旅游业态创新与景区高质量发展协同模式的实现路径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