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独特的历史文化空间,孕育了活态文化遗产的县域样本——岚县面塑及岚城供会。《岚县面塑》以“岚县面塑”为研究对象,融入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等学科研究范式,聚焦“岚县面塑”的艺术形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通过梳理岚县面塑的演变轨迹,解读岚县面塑的文化密码,从而挖掘其鲜活生动的文化内核,以期进一步探索“岚县面塑”的传承与发展。
“面塑”又称“花馍”“面花”或“面人”,是一种以面粉为原料,集造型、信仰、民俗等多种文化特质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它既是老百姓舌尖上的艺术,又是饮食文化的艺术体现,承载了悠远深厚的民俗内涵,蕴含着民众浪漫诗意的生活美学。
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延伸,面塑具有深远的历史脉络。它产生于我国古代岁时节日仪式,与面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古代饮食文明以“五谷”为主要物质基础,其中小麦是外来作物,在中国有 5000 年以上的种植历史。先秦时期,人们通常以粒食为主,直接将麦子蒸煮成麦饭,但麦饭粗粝,口感不如粟类作物,饮食方式难以广泛传播。战国时期,石磨的发明为小麦加工创造了条件,小麦磨成面粉后开始被烹调成各式面食,被人们所接受。
作为一种越冬耐储藏作物,小麦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因而得到西汉政府的重视和推广。从西汉开始,用麦子制作的各种面食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的主食之一。《释名》 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汉代面食已经发展出较为丰富的品类,烧饼、汤饼、蒸饼等面食制作花样繁复。
随着汉代节日民俗的定型,面塑开始出现在民间祭祀活动中,据《事物纪原·酒醴饮食部》记载,诸葛亮“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汉代迎神赛会上的傩舞也以面团塑成鬼怪的头部形象,这应是我国古代面塑艺术的早期形态。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面食种类开始丰富起来,《齐民要术》 中记载了面食的具体制作方法,称作“饼法”,有数十种之多。当时人们对制作面食所用的材料、配制和方法已有专门的研究,这为面塑艺术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及至隋唐,小麦逐渐取代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席地位,成为北方人主食的核心。这是华夏人民主食结构的一大变化,小麦在人们饮食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北方食麦,南方食稻”的饮食结构由此形成。与此同时,面塑也逐 渐流行,造型艺术呈现多样化与审美化的特点,普遍用
于祭祀祈福、节日庆贺。《封氏闻见记·道祭》 云:“玄 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幙,有假 花、假果、粉人、面兽之属。”①由此足见,此时的面塑 已逐渐取代木俑、陶俑,成为传统殉葬仪式中的祭祀 品。除了史料记录外,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还出土 了唐永徽四年 (653) 的墓葬品,其中有一组制作面塑 的女俑像、男俑上半身像和多个保存较为完好的面塑随 葬品,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古老的面塑实物资料。 宋代是面食发展的成熟时期,面食既为主食,亦当 点心。宋代面食花样繁多,有面条、馄饨、馒头、包 子、饤饼、酥、糕、饺子等等。南宋初年,北民大批南 迁,将麦作文化带至南方,进一步推动了面食在江南地 域的流行。与此同时,宋代面塑制作技艺已逐渐成熟。 《东京梦华录》 记有“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 糕,更相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籽、 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 ‘狮蛮’。”①可见,面塑不仅是可食用的糕点,更是人们相互馈赠的礼物和 节俗用品。《梦粱录》 中也表现了面塑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以及 结婚、寿诞等喜庆日子中的民俗意义,如重阳节,人们“以糖、面蒸糕, 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②面塑在日常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延绵传承,发展至今。 明清两代是面食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面点讲究味、形精美,制作相 对繁复,形色更加赏心悦目,全国各地流派风味也基本形成,如北京的豌 豆黄、驴打滚、萨其玛等面食点心,山西的刀削面、揪片等面食,山东的 煎饼、油旋也颇为流行;此外,南方则以扬州的小笼包子、广州的糕点为 主要代表。具有深厚民俗内涵的面塑艺术也于明清时期流行开来。清咸丰 三年 (1853),山东曹州 (现属菏泽) 一带出现了“江米人”,即职业面塑 手工艺人。他们走上街头进行面塑手工艺品的制作,并逐渐影响了北京等 地面塑艺术的发展。
如今,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习俗。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面塑工艺。北方面塑古朴生动、厚重大方,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山东等地区;南方面塑则细腻精巧、秀丽典雅,集中于江苏、浙江等地。
……
跋
2014 年,“岚县面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岚县靓丽的文化名片。小小面团绽放出幸福之花。从“民俗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供会”到“面塑艺术节”,传统民俗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内涵。人间烟火处,面花扑鼻香,无论是出生孩童的“面鱼”“面锁”,还是人生终点的“面供大祭”,食物与生活的每次交集,都彰显出质朴平凡的“幸福”感。面塑一方面秉承礼俗文化的特征,凝结着祖辈的勤劳与坚守,延续着“手艺文化”所建构的乡土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也在生活中焕发时代光彩,表现出民俗艺术特有的“灵动性”。
面塑寻访,追根溯源。付梓出版时,想起初见岚县政协李雪峰主席时,他对岚县面塑的那种热爱和投入,印象犹深。他讲道,岚县面塑有着北方民族融合的身影,是北魏皇族的礼俗流传。面塑贯穿一年四季,融入了当地百姓一生的重要节点。在岚县进行面塑调查近三年,本书虽难以完全解惑这些思考,但这种强烈的文化感触尤为深刻。我们曾目睹一个光棍汉的葬礼,一辈子没有家室子嗣,但葬礼上的面塑和纸扎排场,也让我们调查者感到惊讶。据当地村民讲,这算是比较简单的“面供”了。一个偏远山村的普通人家何以对这种礼俗场合如此“重视”?或许这正是北魏皇室礼俗的承传,“礼失而求诸野”,苦难的现实中隐藏着过去的“重要”。如今面塑是当地老百姓的艺术品,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拥抱生活、昂扬向上的生存精神。艺术品或许无法永久留存,但其创物造美的艺术精神和人文品性,将始终传承和延续下去。
课题组于2021年10月和11月多次进行调研访谈,走访了岚县面塑一条街、普明镇、岚城北街等地,深度采访了入驻“面塑一条街”的袁建花、刘丽丽、李润吉、赵军连、梁月琴、梁春英、郑天平、刘四连、张亮平、刘兔平、牛凤仙、王冬梅、冯谋花、程香梅等14位传承人,还有岚县普明镇黄桃莲、薛占军等面塑作坊经营户。我们认真聆听传承人讲述手艺的来源、每一个面花造型的寓意,以及他们对面塑未来发展的畅想。一串挂在墙上的“蛇燕燕”、一圈散发着香油味的“灯灯”,抑或是母亲亲手捏制的一对寓意夫妻美满的“面人人”,都是游子眼中的“乡愁”符号。岚县面塑是牵系着乡土与情感的重要介质,于艺人而言是世代的手艺,于岚县民众而言是生活的温度,也正因此,岚县面塑才具有了独一无二、生动活泼的艺术魅力。
序 ………………………………………………………………………………001
第一章 文化背景…………………………………………………………001
第一节 农耕环境 …………………………………………………003
第二节 民族融合 …………………………………………………007
第三节 民俗传统 …………………………………………………011
第二章 岚城供会…………………………………………………………031
第一节 历史发展 …………………………………………………033
第二节 组织仪式 …………………………………………………041
第三节 参供活动 …………………………………………………059
第三章 艺术形态…………………………………………………………069
第一节 制作工序 …………………………………………………071
第二节 造型艺术 …………………………………………………081
第三节 审美内涵 …………………………………………………099
第四章 面塑发展 ………………………………………………………109
第一节 面塑文化艺术节 …………………………………………111
第二节 面塑多元化传承 …………………………………………117
第三节 面塑一条街 ………………………………………………128
第五章 传承人的口述生活 ……………………………………………145
第一节 学艺守艺 …………………………………………………147
第二节 匠人匠心 …………………………………………………163
第三节 面艺心愿 …………………………………………………175
结 语 ………………………………………………………………………188
跋………………………………………………………………………………191
附 录 ………………………………………………………………………195
一、大事记 ………………………………………………………197
二、参考文献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