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迁与中医药
“团结中西医”方针的演变和确立:1927~1950
一、“中西医并用”
二、中西医合作
三、团结中西医
四、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医政策的拐点:中南区第一次中医代表会议
一、中医政策调整的前奏
二、中南区中医代表会议与卫生行政会议
三、中南区中医代表会议的意义
献方与采风
一、中西医合作方针与延安时期的献方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医献方
三、采风和献方运动的回响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风与献方的讨论
中药短缺与中药整理
中药材短缺与中药材经营管理权的变更(1949~1957)
一、第一次中药材大范围短缺与专业机构的建立
二、第一次药材专业会议与经营管理权的反复转移
三、“药荒”持续与中药材管理权第四次转移
四、卫生部初掌中药材产供销管理权及其工作成效
五、结语
20世纪50年代的“药荒”与延续二十年的“小秋收”
一、“药荒”的起因与“小秋收”的出现
二、中药材“小秋收”的概貌
三、普查中药资源和编印中药材手册
四、结语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药材生产“大跃进”
一、“药荒”与医药卫生“大跃进”
二、建立生产基地,提高药材产量
三、普遍开展的中药引种试种
四、野生变家种家养
五、技术培训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六、成效与反思
科学取向与国情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整理中药”的路径选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于“整理中药”的各方意见
二、“中药科学化”方针下的“中药整理”
三、政策环境变化与观点的融合
四、结语
20世纪50年代中药提炼剂的浮沉——以广州星群中药提炼厂为中心
一、20世纪上半叶“科学国药”的探索
二、新中国背景下的中药提炼剂兴起
三、伴随始终的问题与争论
四、中药提炼剂被叫停的前后
五、结语
科学规训与新知识生成:以20世纪60年代前期草医草药为中心
一、草医草药的重新发现
二、草药知识的生产渐趋科学化
三、草医草药的应用和推广
四、结语
断续的努力:1949~1966年的三次药品下乡高潮
一、“要把药品供给广大人民”
二、农业合作化和“大跃进”时期的药品下乡
三、“六·二六”指示推动的成药下乡
四、结语
疾病与社会史探索
全国第一次子宫脱垂普查普治:1959~1966
一、全国会议与总体部署
二、地方政府的主要措施
三、中医积极参与治疗
四、西医研究与治疗
五、反思与总结
1966~1976年子宫脱垂、尿瘘治疗概况
一、1966~1976年的子宫脱垂查治
二、尿瘘患者增多原因及其治疗
三、总体评价
第二次全国子宫脱垂、尿瘘普查普治
一、历史背景
二、第二次普查普治的组织领导
三、第二次普查普治中“两病”的治疗
四、同期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
五、各地普查普治的做法
六、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枯痔疗法的传布与枯痔散的流变
一、备受质疑的开端与政治力量的推动
二、枯痔疗法推广全国
三、枯痔疗法的毒性与配方的改进
四、政策环境与传统医疗技术的互动
花开花落两由之:中西医结合综合快速疗法始末
一、缘起
二、综合快速疗法风行一时
三、花开花落两由之
四、结语
当代中医抗疫史管窥
离合之间:1958~1959年流脑疫情及中医药参与防治的历史回顾
一、流脑及其流行情况
二、1959年前后中医治疗流脑之一般
三、中西医合作治疗流脑
四、结语
1966~196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及其防控的历史回顾
一、红卫兵与大串连狂潮
二、流脑疫情及初步防控措施
三、各地全面防控疫情
四、结语
疫情、献方和药物短缺背景上的“土中药”应用——以土牛膝为中心
一、1949年后第一个十年白喉的流行与防治
二、献方运动背景上涌现的“土中药”
三、中西医共同研究的新发现
四、“土中药”广泛应用的成因
五、结语
当代医学教育史反思
从中医进修到中医温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医科学化”语境与中医进修
二、最初三年的中医进修概况
三、政策转换阶段的中医进修
四、中医温课的提出与全面开展
五、讨论
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课程的历史考察——以《健康报》为中心
一、“医学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成为议题的背景
二、中医师资培训与师资需求的变化
三、1958年后医学院校全面开设中医课程
四、结语
建构集体记忆:《中医学概论》的编修与传布
一、成为焦点的教材问题
二、《中医学概论》的编修经过与内容
三、初期影响及远期影响
四、结语与评价
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第一、二版编修始末
一、20世纪50年代编修中医教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