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夏商王朝统治区域的北境,古称“冀州”的今日山西、河北中西部与豫北地区在夏商两代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本书以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由陶器谱系构建冀州夏商时期各考古学文化的编年框架,并讨论不同时期各考古学文化的变迁与交流关系。二里头文化时期太行山两麓考古学文化的区域特征比较明显,但不同地理单元间多有互动,分布格局犬牙交错。二里冈上层文化扩张,中断了许多土著文化,商文化的影响和扩张已经达到南流黄河两岸和壶流河流域。晚商时期,商文化的收缩,不少地区考古遗存减少,土著文化复兴,但商王朝仍然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控制交通孔道。本书认为,陶器群的差异和群体分布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应不同人群的共同体。以考古学文化区分人群和主要族群共同体,在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夏商王朝仍有合理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