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来源一 环境
1.1 地形地貌
1.1.1 关于地形地貌
1.1.2 建筑与地形地貌
1.1.3 顺应地形地貌的建筑设计概念
1.1.4 顺应地形地貌的建筑设计方法
1.2 气候生态
1.2.1 气候、生态与建筑
1.2.2 建筑对气候生态的适应与调节
1.2.3 基于气候和生态适应性的建筑设计方法
1.3 建成环境
1.3.1 建成环境的定义和内涵
1.3.2 建筑呼应建成环境的意义
1.3.3 呼应建成环境的建筑设计方法
来源二 文化
2.1 历史传承
2.1.1 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2.1.2 历史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
2.1.3 在建筑设计中尊重历史传承
2.2 建筑文化
2.2.1 文化的定义
2.2.2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2.2.3 传承建筑文化的设计方法
2.3 民俗文化
2.3.1 民俗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2.3.2 建筑所体现的民俗文化
2.3.3 基于民俗文化的建筑设计方法
来源三 行为
3.1 人体尺度
3.1.1 人的活动与人体尺度
3.1.2 建筑中的尺度
3.1.3 基于人体尺度的建筑设计方法
3.2 行为习惯
3.2.1 人的行为习惯
3.2.2 建筑空间中的特定行为
3.2.3 基于特定行为的建筑设计方法
3.3 心理感受
3.3.1 人的心理感受及需求
3.3.2 空间要素对心理的影响
3.3.3 基于心理感受的建筑设计方法
来源四 形态
4.1 自然仿生
4.1.1 仿生的定义
4.1.2 仿生建筑的分类
4.1.3 基于仿生的建筑设计方法
4.2 形态构成
4.2.1 形态构成原则与分类
4.2.2 形态构成的基本元素
4.2.3 形态构成手法
4.3 操作逻辑
4.3.1 体块操作
4.3.2 板片操作
来源五 技术
5.1 前沿科技
5.1.1 科技发展与建筑科学
5.1.2 科技发展对建筑的影响
5.1.3 前沿技术引导的建筑设计方法
5.2 节能环保
5.2.1 建筑与建筑能耗
5.2.2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5.2.3 建筑节能技术
5.3 学科协同
5.3.1 学科与跨学科
5.3.2 建筑学与相关学科
5.3.3 建筑设计中的跨学科理论与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