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2 森林立地分类研究进展
1.2.1 基于学派的立地分类方法
1.2.2 基于立地因子的立地分类方法
1.3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3.1 直接评价法
1.3.2 间接评价法
1.3.3 综合评价法
1.4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4.1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研究进展
1.4.2 我国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5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浙江省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资源
2.1.6 森林资源
2.2 临安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条件
2.2.3 地形地貌
2.2.4 地质土壤
2.2.5 森林资源
第3章 临安区毛竹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数据采集
3.3.2 地形因子提取
3.3.3 毛竹林立地分类方法
3.3.4 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3.4 结果分析
3.4.1 毛竹林立地分类
3.4.2 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
3.4.3 毛竹林立地适宜性评价
3.5 结论与讨论
3.5.1 结论
3.5.2 讨论
第4章 浙江省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4.1 引言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生产力估算
4.3.3 地理空间梯度划分
4.3.4 生产力差异性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杉木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4.4.2 马尾松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4.4.3 阔叶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4.5 结论、讨论及建议
4.5.1 结论
4.5.2 讨论
4.5.3 建议
第5章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5.1 引言
5.2 研究内容
5.3 研究方法
5.3.1 基础数据
5.3.2 数据处理
5.4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构建
5.4.1 立地分类原则
5.4.2 主导立地因子筛选
5.4.3 立地分类系统构建
5.4.4 立地分类结果
5.5 结论与讨论
5.5.1 结论
5.5.2 讨论
第6章 浙江省杉木树种适宜性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内容
6.3 研究方法
6.3.1 树种选择
6.3.2 MaxEnt模型
6.3.3 杉木适宜性评价标准
6.3.4 模型实现
6.4 杉木适宜性结果分析
6.4.1 模型验证
6.4.2 适宜性预测分析
6.4.3 变量重要性评估
6.5 杉木立地适宜性分析
6.6 结论与讨论
6.6.1 结论
6.6.2 讨论
第7章 基于优势木最大胸径生长率的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7.1 引言
7.2 研究内容
7.3 研究方法
7.3.1 研究数据
7.3.2 分析方法
7.4 结果与分析
7.4.1 单株胸径生长率与胸径的关系
7.4.2 单株胸径生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
7.4.3 样地最大胸径生长率
7.4.4 杉木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7.4.5 模型检验与分析评价
7.4.6 模型验证与评价
7.5 结论与讨论
7.5.1 结论
7.5.2 讨论
第8章 基于立地蓄积指数的立地质量评价
8.1 研究思路
8.1.1 原则
8.1.2 评价依据
8.1.3 评价指标
8.1.4 树种分组
8.1.5 建模数据
8.2 最大密度曲线构造
8.3 最大密度蓄积量
8.3.1 指数样木的选择
8.3.2 最大密度蓄积量计算
8.4 能否用样地记载的年龄建模?
8.5 最大密度蓄积量年龄隐含模型建立
8.6 结果分析
8.6.1 两种参数估计方法的结果比较
8.6.2 三个树种组的平均曲线比较
8.6.3 最大密度蓄积曲线簇
8.7 用基准年龄定义指数
8.85 株最大胸径的蓄积指数方差分析
8.9 多元线性回归蓄积指数模型
8.10 模型的应用
8.10.1 计算前后期最大密度公顷蓄积量
8.10.2 根据前后期最大密度公顷蓄积量计算蓄积指数
8.10.3 根据环境因子计算蓄积指数
8.11 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9章 浙江省毛竹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
9.1 引言
9.2 研究内容
9.3 研究方法
9.3.1 数据采集
9.3.2 毛竹林立地分类方法
9.3.3 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9.4 结果与分析
9.4.1 毛竹林立地分类系统
9.4.2 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
9.4.3 毛竹林立地适宜性与潜力空间评价
9.5 结论与讨论
9.5.1 结论
9.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