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铮良的小说《青蒿·母亲》通过描写一位母亲坎坷的大半生经历,真实地再现了一位虽然备受磨难但仍然执着、有韧性、充满爱心的母亲形象,这位母亲形象富有生动的个性,又有广泛的代表性、概括性;并且我们透过这位母亲的坎坷人生经历,窥见到了上个世纪中后期至本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生动状貌和变迁发展的历史。
《青蒿·母亲》中的母亲兰妮是一个苦难、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母亲形象。
首先,母亲兰妮经历了许多的苦难,母亲兰妮1938年4月出生,她出生时她的母亲因难产而死,不久其父亲也被日本鬼子打死,兰妮成了孤儿,完全靠自己年老的外婆带养,吃着米糊长大,受尽磨难。在“无端恋奶香”一章,写母亲兰妮四岁多的时候,她大舅妈生了儿子,每次看到表弟吃奶,母亲兰妮就羡慕不已,作品中写道:“每当大舅外婆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偷偷地躲在门旮旯看着弟弟吃奶,发着呆,眼睛里总是飘着一丝闪亮的东西,有时干脆低下头,让眼泪掉落。”老外婆点着小脚过来拉走母亲,"兰兰,我们出去玩!"老外婆口中还不停地念叨,"我可怜的孩子,都没尝过娘奶的滋味!"说着一边牵着母亲的手,一边理着母亲的发,一边还抑制不住地掉泪。后来母亲兰妮又被她大舅舅和大舅妈瞒着她外婆送给别人做养女,幸被她外婆带回;继而又被送到姨外婆家做养孙女,是自己不愿意而跑回她外婆身边;这就是幼小的母亲的苦难经历。稍长大一点后母亲就开始为家里挑水、砍柴,劳碌奔波,后来又遭遇毒蛇咬伤,经多方想法,久治方愈。母亲16岁那年就与已经结过婚、并已有一个小孩、又比自己大很多的王之伦结婚,结婚后虽然丈夫对她很好,但一直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只是母亲从无怨言,从不叹息。历经苦难,但又不怕苦难,执着生存,这是母亲形象留给我们的最深刻印象。
善良、仁慈,对人充满真诚的爱心,这是母亲形象的另一个侧面。母亲对老外婆、对几个舅外公和舅外婆,对自己的公公和婆婆,对丈夫等等都充满真情和爱意;对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女儿顺儿,虽然开始有些接受不了,但接受下来后,就对顺儿充满了真正的母爱,正如作品所写的:“两母女还真合得来,开开心心地过日子。爷爷逢人便竖起大拇指夸母亲为人好,父亲更是从心里感到宽慰。”对于自己所生的三个儿女母亲的疼爱表现在无私奉献,倾心培养,比如对于满女“我”,作品写道:“重点中学我是考上了,可是对于母亲,对于我们家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旅程。……而县一中需要交12.5元一个月的伙食费,加上零用,每一个学期我需要七八十元的花销,爹妈必须准备好。母亲东挪西借,南家说道,北家唠嗑,总算凑足了这些钱,我目送着母亲走这家,串那家为我攒学费钱,又期盼着母亲有所获而归,中间的时间那么漫长,那么难熬,熬红了我的双眼,也熬出了我对梦想的执着和坚毅。”
明事理,有意志,有毅力,是母亲性格的第三个侧面。虽然生活艰难,但母亲从不气馁,从不抱怨。大舅外婆原来的丈夫是跑到台湾去了的国民党军人,上世纪50年代大舅外婆将一些情况告诉了母亲,但要母亲保密,母亲就真的一直保密;后来,大舅外婆在当时被地痞抓去活活打死,大舅外婆为了不致因自己影响亲人,临死前嘱托母亲和父亲,不要将她的情况告知亲人,母亲就一直守口如瓶,只说大舅外婆是失踪了,将痛苦埋在心底,直到几十年过去进入新时期以后,才选择机会将真相告知了大舅外婆的儿子和其他亲人。作品中除了母亲的形象塑造得颇为成功外,其他众多人物形象也都富有性格,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青蒿·母亲》描写的历史跨度有近四分之三个世纪,横跨中国的现代和当代,从作品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变化发展的鲜活图景和生动画卷,作品让我们重温了中国现当代的社会发展史、前进史。既真实、又真切、有历史感,同时又生动形象。
从艺术描写的角度看,《青蒿·母亲》很注重生动故事的描写,作品在生动的故事描写中塑造出鲜活的人物性格,生动的故事描写也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作品开头第一章“神奇小女婴”,写外婆因过度劳累而致早产,先生下来一个男孩,夭折了;后又生下来一个女孩(就是母亲),虽然活下来了,但外婆却因此丧命。这个过程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读者情不自禁地会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而感叹、而悲伤。作品的景物描写极为清新、简洁、精彩。这些描写,是小说,也是散文,还可以说是诗歌,可以说是诗意盎然。
总之,从《青蒿·母亲》这部小说可以窥见到了上个世纪中后期至本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生动状貌和变迁发展的历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