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流域水污染源解析与精细化管理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23498
  • 作      者:
    作者:陈岩//王永桂//曾维华//赵琰鑫|责编:刘兴春//刘婧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于为国家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提供支撑,基于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介绍了一套基于“陆-水”一体化耦合模型的流域污染源解析技术体系,能实现流域污染物产量、排放量的动态量化,并提供一套流域污染源动态排放和负荷清单的编制方法,详细总结了如何利用数值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污染源对流域控制断面精细化贡献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图书提出的技术体系在湟水河流域和沱江流域的典型应用实例,旨在为水环境质量目标精细化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陆源输入核算,陆-水环境响应评估,水环境污染贡献追溯和污染源调控分析等技术方案,以期为流域或区域尺度的水污染防治、水污染修复等有序推进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参考和案例借鉴。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流域污染源解析、水污染溯源以及水污染治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展开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流域水质管理概论
1.2 国外水质目标管理经验
1.2.1 日本总量控制计划
1.2.2 美国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计划
1.2.3 欧盟水框架指令
1.3 我国流域水质管理的发展
1.3.1 以浓度控制为主的阶段
1.3.2 以总量控制为主的阶段
1.3.3 水质目标管理的阶段
1.4 我国现行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体系
1.4.1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遵循的主要原则
1.4.2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主要制度
1.4.3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
1.5 我国现行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问题
1.6 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
1.6.1 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理论
1.6.2 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技术需求
1.6.3 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技术方案
第2章 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水质目标
2.1 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与分类
2.1.1 单因子评价法
2.1.2 综合评价法
2.2 水质目标管理体系内涵与特点
2.3 控制单元与水质目标
2.4 水环境质量基准及标准确定
2.5 水环境容量
2.5.1 水环境容量的定义与类型
2.5.2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2.5.3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流程
2.5.4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
2.6 陆地汇入与水质响应关系
2.7 流域污染物总量分配
2.7.1 污染物总量分配原则
2.7.2 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
第3章 流域污染源解析
3.1 流域污染来源与特征
3.2 流域污染源解析技术方法
3.2.1 点源量化解析技术
3.2.2 非点源量化解析技术
3.3 流域污染源调查
3.3.1 流域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3.3.2 流域污染源调查范围及内容
3.4 流域污染源产排量估算
3.4.1 点源产生量和排放量估算
3.4.2 非点源产生量和排放量估算
3.5 流域污染源入河负荷量核算
3.5.1 污染负荷量核算模型
3.5.2 模型构建方法
3.6 流域污染源动态清单及其编制
3.6.1 流域污染源总入河量动态清单
3.6.2 流域区县的不同污染源的入河量动态清单
3.6.3 流域乡镇年内入河量动态清单
3.6.4 流域控制单元年内入河量动态清单
3.7 流域污染源通量时空分析
3.7.1 全流域不同污染源类型通量分析
3.7.2 全流域不同行政单元污染源通量分析
3.7.3 全流域不同控制单元污染源通量分析
第4章 流域污染源水质断面贡献率解析
4.1 污染源贡献率概念
4.2 污染源贡献率核算技术方法
4.2.1 基于占比法的污染源排放与入河贡献率计算方法
4.2.2 基于化学质量平衡原理和一维河网模型的贡献率核算
4.2.3 基于化学质量平衡原理和非点源模型的贡献率核算
4.2.4 基于排除法的污染源贡献率核算
4.2.5 基于增加法的污染源贡献率核算
4.2.6 基于河道断面污染物通量占比法的污染源贡献率核算(数值模拟法)
4.3 基于陆水耦合模型的水质断面贡献解析技术
4.3.1 模型架构
4.3.2 陆源解析模型
4.3.3 陆地入汇模型
4.3.4 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
4.3.5 计算单元关联与汇总
4.3.6 陆地-河网耦合模型
4.4 流域污染源水质断面贡献率时空变化分析
4.4.1 时间贡献率变化分析
4.4.2 空间贡献率变化分析
第5章 污染源调控实际实施后效果评价
5.1 流域污染源调控理论
5.2 流域污染源调控技术方法
5.3 流域污染源调控效果评价与方法
5.4 基于数值模型的调控效果评价技术
第6章 典型案例分析:湟水河流域水质精细化分析与管理
6.1 湟水河流域特征
6.2 湟水河流域污染源调查
6.2.1 基于调查法的点源解析
6.2.2 基于排污系数法的非点源解析
6.3 湟水河流域污染源产排量解析与时空分布
6.3.1 湟水河流域点源污染排放量解析与时空分布
6.3.2 湟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排放量解析与时空分布
6.4 湟水河流域污染源入河量解析与时空分布
6.4.1 全流域入河量
6.4.2 不同县级市年总污染源入河量
6.4.3 不同乡镇年污染物入河量
6.4.4 不同控制单元年污染物入河量
6.5 湟水河流域水质断面污染贡献率动态分析
6.5.1 全年不同污染源对重点断面贡献率
6.5.2 水期不同类型污染源对重点断面贡献率
6.5.3 水期不同乡镇对重点断面贡献率
6.5.4 月份不同类型污染源对重点断面贡献率
6.5.5 月份不同乡镇对重点断面贡献率
6.6 重点断面首要贡献源分析
6.6.1 边墙村
6.6.2 扎马隆
6.6.3 金滩
6.6.4 塔尔桥
6.6.5 小峡桥
6.6.6 乐都
6.7 湟水河流域“十四五”污染源调控实际实施后效果评价
6.7.1 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质项目
6.7.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项目
6.7.3 调控效果分析
6.8 湟水河流域污染源防控对策与建议
第7章 典型案例分析:沱江流域水质精细化分析与管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