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逻辑结构及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1.5.1 关于质量标准制定研究的创新
1.5.2 关于质量标准监管研究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食品安全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2.1.1 经济学角度的规制评估——成本收益分析
2.1.2 食品安全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2.1.3 食品安全规制的现实政策评估
2.1.4 食品安全规制的国内研究
2.2 最低质量标准的规制评估
2.2.1 竞争市场中的最低质量标准
2.2.2 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最低质量标准
2.3 本书对现有文献的突破
3 产品差异化下的食品安全最低质量标准
3.1 引言
3.2 相关文献
3.3 基本模型设定
3.3.1 消费者设定
3.3.2 厂商设定
3.4 市场均衡质量
3.4.1 厂商通过先期投资控制质量
3.4.2 厂商在持续投入环节控制质量
3.5 最低质量标准的规制效果分析
3.5.1 厂商通过先期投资控制质量时的最低质量标准
3.5.2 厂商在持续投入环节控制质量时的最低质量标准
3.5.3 消费者剩余变动的机理分析
3.6 最低质量标准的社会经济福利分析
3.7 结论及政策意义
4 食品行业质量标准的监管
4.1 引言
4.2 基本模型设定
4.3 无监管状态下的市场均衡
4.3.1 厂商的最优化问题
4.3.2 厂商在各策略组合下所得支付
4.3.3 厂商质量博弈中的最优反应
4.3.4 厂商质量博弈的纳什均衡
4.3.5 厂商决策的逻辑分析
4.4 各种质量水平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4.4.1 低质量均衡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4.4.2 差异化均衡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4.4.3 高质量均衡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4.4.4 各质量水平下消费者福利的比较
4.5 质量标准的监管
4.5.1 可选择的监管方式
4.5.2 三种监管方式下的社会福利
4.6 结论
5 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食品质量标准监管
5.1 基本模型设定
5.2 无监管状态下的市场均衡
5.2.1 厂商的最优化问题
5.2.2 厂商在各策略组合下所得支付
5.2.3 厂商质量博弈的最优反应
5.2.4 厂商质量博弈的纳什均衡
5.2.5 厂商决策的逻辑分析
5.3 各质量水平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5.3.1 低席号均街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5.3.2 差异化均衡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5.3.3 高质量均衡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5.3.4 各质量水平下消费者福利的比较
5.4 质量标准的监管
5.4.1 可选择的监管方式
5.4.2 不完全信息市场监管的启示
5.5 结论及政策意义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