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江淮分水,皖鄂交界,春秋战国时期隶属吴国、楚国之间的皖国,所以自古有“吴头楚尾”之称。境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人杰地灵,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岳西原属安徽西南部的潜山、太湖、舒城、霍山四县交界地区,建县于红二十八军三年游击战争时期。1930年2月,安庆“省会肘腋之下”发生请水寨暴动,被国民党称为“肘腋之患”。1930年4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从天堂地区一直打到潜山水吼岭,潜山县国民党称:“全县陷入赤色恐怖状态。”1932年10月,军长刘士奇率领红二十七军进入四县交界地区进行游击活动。1934年9月,军长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进入四县边区的英山、太湖交界地区开辟游击根据地。1935年2月,红二十八军在凉亭坳第三次重建,在舒城、霍山、潜山、太湖四县边区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
自从1930年请水寨暴动以后,国民党当局就将舒、霍、潜、太四县边区划为“赤色恐怖区”,对天堂地区进行多次“清剿”。但是,“军事清剿”并没有达到消灭红军、扑灭革命烈火的目的,于是当局采取“行政治理”与“军事清剿”并重的手段,于1936年1月划出皖西南的舒城、霍山、潜山、太湖四县边区及湖北的英山县数十个村落,正式设置“岳西县”。
岳西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皖西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境内开始有了共产党的秘密活动。岳西是首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的诞生地。1927年9月至1929年2月,王步文先后四次返回家乡,传播革命火种。岳西是大别山地区县级以上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组建地。1928年3月至1933年9月,中共潜山县委在岳西地域内四次组建;1930年3月,中共潜山中心县委在衙前成立;1934年9月,中共潜山、霍山、舒城、桐城四县特委在境内建立;1935年2月,中共皖西特委在枯井园成立;1936年9月,中共皖鄂边特委在鹞落坪成立;1938年6月,根据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决定,中共岳西中心县委在莲云成立;1946年7月,中共鄂皖地委在岳西县冶溪河成立;1947年月15 Et,中共皖西区委员会、皖西军区、皖西行署在岳西县汤池畈成立。
岳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29年9月至1930年9月,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岳西境内先后爆发了五次农民暴动,即包家河暴动、请水寨暴动、黄尾河暴动、头陀河暴动、金龟畈暴动。其中,包家河暴动揭开了六霍总暴动的序幕,请水寨暴动是安庆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深远、震惊安徽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在请水寨暴动的影响下,潜山县级临时苏维埃政府——潜山县革命委员会诞生,以天堂地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形成。请水寨暴动波及霍山的南乡(头陀、黄尾)、舒城的西乡(姚河)和太湖的北乡(河图、店前),使天堂革命根据地与六霍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皖西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央在指示中,将潜山县天堂红色区域划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区域内,使得安徽的六霍苏区、潜山天堂苏区与湖北、河南两省红色区域相连接。红军第三十四师开辟的潜山县天堂革命根据地,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大别山东南部扩展了1500平方公里,人12I增加了15万(见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于1930年4月给中央的军事报告)。
请水寨暴动中诞生的安庆地区第一支工农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四大主力红军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岳西既是红军的创建地之一,又是红军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4日,在请水寨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1930年4月,在衙前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三十四师,红三十四师司令部设于衙前;1930年6月,在衙前成立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由红三十四师改编)。1935年2月,在凉亭坳重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军部设于鹞落坪。1930—1937年,红十一军三十二和三十三师、红一军三十四师、中央红军独立第二师、红二十七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六大主力红军先后在岳西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游击队、便衣队在境内的游击活动时间长达7年之久,岳西也因此被誉为“红军之家”。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