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一、相对穴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相对穴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三、相对穴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上篇 相对穴概论
第一章 相对穴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古今针灸与“相对”
一、古医籍“相对”描述腧穴定位
二、古代“相对”腧穴应用
三、“相对”与现代腧穴的定位取穴和应用
第二节 经络理论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第三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是针灸理论形成的基础
二、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调整阴阳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
四、阴阳“互根互用”理论与“阴阳相济”治则
第四节 相对穴调整阴阳的特点
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二、阴阳并治,气血同调
第二章 相对穴的应用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相对穴的应用特点
一、对刺灸
二、透刺灸
第二节 相对穴的作用
一、沟通表里
二、协调阴阳
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四、加强阴阳两经间的联系
五、增强针感
中篇 相对穴各论
第三章 常用相对穴
第一节 上肢部
一、大陵-阳池
二、少府-中渚
三、鱼际-合谷
四、通里-养老
五、内关-外关
六、间使-支沟
七、郄门-三阳络
八、曲池-少海
九、肩髃-极泉
第二节 下肢部
十、血海-梁丘
十一、曲泉-膝阳关
十二、阳陵泉-阴陵泉
十三、漏谷-丰隆
十四、地机-足三里
十五、条口-承山
十六、商丘-丘墟
十七、蠡沟-光明
十八、跗阳-交信
十九、三阴交-悬钟(绝骨)
二十、昆仑-太溪
二十一、申脉-照海
二十二、然谷-金门
二十三、公孙-京骨
二十四、太白-束骨
二十五、陷谷-涌泉
第三节 头面部
二十六、人中(水沟)-风府
二十七、哑门-廉泉
第四节 躯干部
二十八、天突-大椎
二十九、膺窗-膏肓(俞)
三十、膻中-厥阴俞
三十一、鸠尾-膈俞
三十二、上脘-筋缩
三十三、神阙-命门
三十四、关元-小肠俞
下篇 相对穴应用
第四章 相对穴应用总论
第一节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一、辨证与辨经结合
二、辨证与辨病结合
三、调神与调气并重
第二节 相对穴配穴处方
一、腧穴的选择
二、刺灸法的选择
第五章 相对穴应用各论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
一、头痛
二、落枕
三、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
四、痹证(风湿性关节炎)
五、肘劳(肱骨外上髁炎)
六、腰痛(慢性腰劳损)
七、痹证(膝关节炎)
八、胸肋骨痹(肋软骨炎)
九、胁痛(肋间神经痛)
十、腰腿痛(梨状肌综合征)
十一、伤筋(周围神经损伤)
十二、瘘证(多发性神经炎)
十三、足底痛
十四、雷诺病
第二节 内科病证
一、中风(脑血管意外)
二、不寐(失眠)
三、脏躁(癔病)
四、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五、呕吐
六、呃逆(膈肌痉挛)
七、胃痛
八、胃下垂
九、急性胆道疾患
十、便秘
十一、结肠功能紊乱
十二、眩晕(高血压病)
十三、慢性心功能不全
十四、心绞痛
十五、惊悸
十六、白细胞减少症
十七、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十八、癃闭(尿潴留)
十九、遗尿(尿失禁)
二十、石淋(肾绞痛)
二十一、遗精
二十二、癫狂(精神分裂症)
二十三、痿证(脊髓空洞症)
二十四、痿证(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
二十五、颤证(帕金森病)
二十六、瘫疾(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二十七、脑震伤(颅脑损伤后综合征)
二十八、疟疾
第三节 妇、儿、五官科疾病
一、月经不调
二、痛经
三、带下病(白带异常)
四、阴痒(外阴瘙痒症)
五、不孕(输卵管阻塞)
六、恶阻(妊娠呕吐)
七、小儿遗尿
八、耳鸣
九、鼻衄(鼻出血)
十、天行赤眼(急性结膜炎)
第四节 皮肤外伤科病证
一、瘾疹(荨麻疹)
二、湿疹
三、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四、痒风(皮肤瘙痒症)
五、蛇串疮(带状疱疹)
六、手足癣
七、闪腰(急性腰扭伤)
八、膝副韧带损伤
九、踝部软组织损伤
十、血证(红斑性肢痛)
十一、脉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十二、脉痹(血栓性静脉炎)
第五节 急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