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行病学
第二章 诊断
第一节 临床表现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
1生化检查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3液态活检标志物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
1B超
2CT
3MRI/MRCP
4PC放射学报告
5PET-CT/PET-MRI
第四节 内镜检查
1超声内镜(EUS)
2ERCP
第五节 腹腔镜探查
第六节 病理学诊断
1胰腺恶性肿瘤病理学分类
2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胞学检查是诊断PC的
“金标准”
第七节 临床诊断标准
第三章 预防及筛查
第一节 危险因素
1个体因素
2生活方式
3损伤感染
4良性疾病
5癌前病变
第二节 预防
第三节 筛查
1筛查人群
2筛查起始年龄
第四章 治疗
第一节 分期和整合评估
1分期
2PC可切除性的解剖学评估
3体能状态评估
4新辅助/转化治疗后的可切除性评估
5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评估
第二节 外科治疗
1外科治疗的原则
2术前减黄
3PC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4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Radical Antegrade Modular Pancreatosplenectomy,RAMPS)在胰体尾癌中的应用
5联合血管切除
6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
7PC手术标本的标准化检测和切缘状态评估
第三节 化疗
1化疗原则
2常用化疗药物与化疗方案
3化疗的应用
第四节 放疗
1放疗原则
2常用放疗方案
3放疗应用
第五节 靶向和免疫治疗
1靶向治疗
2免疫治疗
3基因检测
第六节 其他治疗
1营养支持治疗
2疼痛治疗
3姑息治疗
4纳米刀
5中医药治疗
6介入治疗
7针对间质的治疗
第七节 合并远处转移PC治疗的整合决策
1治疗原则
2体能状态较好患者常用一线治疗方案
3体能状态较差者常用一线治疗方案
4维持治疗
5二线治疗及多线治疗
6外科治疗
第八节 局部进展期PC治疗的整合决策
1治疗原则
2体能状态较好者常用一线治疗方案
3体能状态较差者常用一线治疗方案
4二线治疗及多线治疗
5外科治疗
第九节 可切除PC治疗的整合决策
1根治性切除手术
2新辅助治疗在可切除PC中的应用
3新辅助治疗常用方案
4新辅助治疗后的评估
5辅助治疗在可切除PC中的应用
6辅助治疗常用方案
第十节 交界可切除PC治疗的整合决策
1外科治疗
2新辅助治疗常用方案
3新辅助治疗后的评估
4辅助治疗
第五章 康复
第一节 术后康复
第二节 术后随访
第三节 术后复发的治疗
1局部复发(不伴远处转移)
2远处转移(伴或不伴局部复发)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