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语言模糊性问题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074544
  • 作      者:
    作者:时宇娇|责编:彭小华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实践表明,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文本中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影响法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反而增强了法律语言的表达效果。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既具有一定的积极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恰当的模糊性的法律语言可以使法律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可以使法律语言更加周延,从而弥补法律的漏洞,同时可以使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而实现个案正义。但是,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也会产生不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易于导致执法和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等消极影响。这些弊端可以通过提高立法者素质和立法技术、规范与引导司法自由裁量权、正确把握法律语言的模糊度、对模糊性法律语言进行语义限定和法律解释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消解。
展开
目录
绪论
1 法律语言学研究概况
1.1 法律语言学的界定
1.2 国外法律语言学研究
1.3 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
1.4 法律语言的特点
1.5 法律语言的失范与规范
1.6 法律语言的比较研究与翻译
2 法律语言模糊性问题研究综述
2.1 法律语言模糊性与准确性的关系
2.2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原因
2.3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积极功能
2.4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弊端以及克制
2.5 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3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对立面:法律语言的准确性
3.1 法律语言准确的必要性
3.2 法律语言准确性的总体要求
3.3 法律语言准确性的具体要求
3.4 法律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辩证关系
4 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分析
4.1 语言本身的特性
4.2 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4.3 法律现象的复杂性
5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积极功能
5.1 实现法的稳定性的功能
5.2 弥补法律漏洞的功能
5.3 赋予法官裁量权的功能
6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消极影响
6.1 不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6.2 易于导致执法和司法人员滥用权力
6.3 导致纠纷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
7 发扬法律语言模糊性的优势
7.1 区分情形使用模糊性的法律语言
7.2 发挥法律语言叠加使用模糊近义词的优势
8 克服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弊端
8.1 提高立法者素质和立法技术
8.2 正确把握法律语言的模糊度
8.3 对模糊性法律语言进行语义限定
8.4 对法律文本中模糊词语进行法律解释
8.5 规范与引导司法自由裁量权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