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
遗留在粤西的唐代中原文风
——南宁上林唐代摩崖《大宅颂》《智城碑》
唐朝宰相钟绍京的身世之谜
——贺州钟山唐代苏颋《安乐县君神道碑》
元祐党争的见证
——桂林龙隐岩宋代摩崖《元祐党籍碑》
宋末抗元的往事
——河池宜州南宋摩崖黄应德《宜州铁城颂》
王守仁的怀柔方略
——百色平果明代摩崖王守仁《征抚思田功绩文》
被忽略的灵渠“陡军”
——桂林兴安严关《万古沾恩碑》
最早的石刻养生方
——桂林南溪山宋代摩崖吕渭刻《养气汤方》
名人的印记
独秀峰的由来
——桂林独秀峰摩崖梁章钜题“峨峨郛邑间”
舜帝是否到过桂林猜想
——桂林虞山唐代摩崖韩云卿《舜庙碑》
从柳宗元游迹衍生的柳州山水之旅
——柳州马鞍山宋代摩崖丘允《仙弈山新开游山路记》
青年米芾伏波山游踪
——桂林伏波山宋代摩崖潘景纯、米芾还珠洞题记
千年前的书法家石刻画像
——桂林伏波山宋代摩崖方信孺刊刻《米芾自画像记》
封疆大吏上山过生日
——桂林隐山清代摩崖阮元《隐山铭》
往事与传说
无缘识得真仙
——桂林南溪山宋代摩崖欧阳辟《唐少卿遇仙记》
双山之间梵音千年
—▁—柳州马鞍山宋代摩崖王安中《新殿记》
桂林“升仙”第一人
——桂林南溪山宋代摩崖《天台张平叔真人歌赠桂林
白龙洞刘道人》
七星岩的别名由来
——桂林七星岩宋代摩崖《尹穑仙迹记》
明代两广经略与对外交通
——梧州明代碑刻屠滽《重建吕仙亭记》
一座城与一口井的结缘
——梧州明代碑刻梅俊《重建冰井禅寺记》
残存的“桃源”印象
——柳州宋代摩崖赵师邈《三相亭诗》
圣贤与英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柳州宋代毛友摹《先圣先师像》碑
寻访文庙遗踪
——柳州元代碑刻《柳州路文宣王庙碑》
与明代《柳城县儒学碑阴记》
儒学在边地的传播
——横州宋代碑刻《夫子杏坛图》
逝去的烽烟
——横州明代碑刻蒋山卿《伏波将军庙碑》
王守仁的文化谋略
——南宁明代碑刻《敷文书院记》
先贤崇祀与清初教化
——梧州清代碑刻李之玣《合建双贤祠》
石头上的文学
唐人的唱和与雅兴
——桂林龙隐岩唐代摩崖《张溶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
叠彩山风景的发现
——桂林叠彩山唐代摩崖元晦《叠彩山记》
岩泉孕灵秀,云烟纷崖壁
——桂林南溪山唐代摩崖李渤《南溪诗并序》
诗人与书法家的唱和
——桂林龙隐岩宋代摩崖米芾、程节唱和诗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定格
——桂林独秀峰南宋摩崖王正功《鹿鸣宴劝驾诗》
韩辞柳事诵千年
——柳州柳侯祠碑刻苏轼书《荔子碑》
遗落在边城的诗思
——钦州灵山摩崖陶弼《题三海岩》
从安南到中原的燕行使
——全州清代湘山寺安南使臣黄仲政题诗摩崖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