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研究思路,是如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态文明、城乡共同体等更宽广的理论视域,探索形成一个城乡文化关系和生存样态的全新方式,从而有效摆脱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这种城乡文化关系的全新生存发展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文化上的重要体现,是建基于城乡居民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之上,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是源于中国城乡结构内在的互哺互育特性。它将成为我们今天理解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的坐标系和理论范式。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紧紧围绕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文化关系的性质、演变及愿景这一主线,历史性考察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战略实施情况及其对城乡文化关系的实际影响,主要研究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的基础理论、域内外经验借鉴,现代城乡文化共同体理论构想,城乡文化关系的现实状况,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生态文明机制、城乡居民交往互动机制、政府文化治理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书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理论分析、文献研究、样本借鉴等方法,尝试建构现代城乡文化共同体理论,用当代中国的理论和经验材料去修正、补充西方国家社会融合理论,实现城乡文化冲突对抗的分析范式向和谐共生的分析范式转变,并以江苏苏南区域为典型案例,研究总结“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揭示如何以体制重构、制度创新和载体建设为核心,为城乡文化实现和谐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