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732955
  • 作      者:
    作者:吴晓灵//丁安华|责编:李亚婷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聚焦于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问题和数据治理问题,致力于构建我国的金融科技监管和数据治理体系,更好地推动平台金融企业发展。 本书梳理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轨迹,对其背后的商业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前金融科技业态存在的平台垄断问题、信用风险问题、系统性风险和算法伦理等问题。本书认为,金融科技的监管目标框架应当包括包容性、稳定性、合规发展和消费者保护,应该秉持风险为本、技术中性、基于行为、功能监管等原则,对金融科技实施差异化监管、以行为为基础开展反垄断相关工作、强化基于算法的行为监管,并建立多级牌照和资质管理体系。同时应当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建设全国层面的监管大数据平台,建立监管沙箱机制,解决监管滞后性问题。本书指出,金融科技监管的底层逻辑是数据治理问题,并提出了如下建议:建立公民数字身份、积累行为数据、将身份信息和业务数据分离、探索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制度、向用户披露信息收集和画像的全部细节、建立经用户授权同意后的数据协同共享机制等。 本书不仅系统性地研究了金融科技企业因何而生、因何而变这个根本性问题,前瞻性地指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而且针对性地设计了金融科技的监管架构,有助于指导金融监管部门、互联网和数据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专家学者更好地了解平台金融,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战略,更好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导读
第一章 金融科技公司监管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
我国金融科技的演进路径及商业模式
金融科技的风险和数据治理问题
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框架
完善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建议
第二章 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制度
个人数据账户的基本概念
个人数据账户的国际经验
个人数据账户的积极意义
个人数据账户的实现过程
个人数据账户的可携权边界
建立个人数据账户的建议
第三章 金融科技热点问题
从支付到理财的三方支付发展路径
银行业小微贷业务模式变革历程
智能投顾服务与系统性风险
金融科技的伦理风险及社会责任
金融大数据共建共享
第四章 信贷领域的风险与法律问题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贷领域的过程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贷领域的风险
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
个人数据财产权益归属
个人数据隐私保护
企业数据共享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中的算法监管
平台公司垄断
第五章 大数据在风控征信领域的应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发展概况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金融业务的节点和驱动力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在风控征信行业的应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在风控与征信行业健康
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金融科技公司国际监管的经验借鉴
金融科技公司的国际监管探索
对我国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建议
附录
附录一有关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问题
附录二对于“G、B、C一体化”金融大数据专区试点建设的具体建议方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