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共同缔造(广东省典型地区乡村风貌塑造)
0.00     定价 ¥ 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2272761
  • 作      者:
    作者:李志//王平//高海峰//王瑜|责编:张华//唐旭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风貌的塑造成为乡村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广东省乡村文化类型多元、经济水平多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突出的典型性。21世纪以来,广东省各级政府在中央政策导向下,围绕乡村风貌的塑造采取了大量政策措施。过往对于乡村风貌塑造的研究主要在于乡村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变革乡村等内部因素引发的乡村风貌变化,本书基于对广东省典型地区乡村的实地调查,对广东省各级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乡村风貌塑造的影响机制进行详细的剖析,为全国各省市地区的乡村风貌塑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制定依据和参考。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等方向的工作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从业者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普遍关注具有多种属性乡村景观演变背后存在的驱动力
1.2.2 国内围绕乡村风貌定义形成机制和保护路径已展开多维研究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框架
2 广东省乡村风貌的基本情况
2.1 广东省典型地区的基本情况
2.1.1 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复杂,类型众多
2.1.2 人文环境——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2.1.3 经济基础——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异大
2.2 广东省乡村风貌的基本特征
2.2.1 传统村落形态——相形取胜,格局紧凑
2.2.2 岭南水乡特色——因地制宜,师法自然
2.2.3 历史建筑风格——兼容并蓄,类型繁多
3 广东省乡村风貌塑造历程
3.1 广东省乡村风貌塑造工作概述
3.1.1 乡村风貌塑造基础
3.1.2 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3.1.3 配套技术规范文件
3.2 广东省乡村风貌塑造工作实施重要行动
4 广东省乡村风貌塑造典型案例
4.1 共同缔造·从广东出发
4.1.1 共同缔造模式发源地广东省云浮市
4.1.2 共同缔造理念基本原则
4.1.3 探索共同缔造实施的五共机制
4.1.4 社会力量多方联动的共同缔造
4.1.5 龙山塘村——共同缔造样板突显禅意文化乡村风貌
4.2 党建引领·万企帮万村
4.2.1 基层组织树立“党建+X”工作理念
4.2.2 头雁效应引领基层党建
4.2.3 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帮扶工作
4.2.4 万企帮万村帮扶工作亮点纷呈
4.2.5 连樟村——党建引领建设“空心村”成“网红村”
4.3 规划先行·全要素管控
4.3.1 村庄规划全覆盖农房建设制定规矩
4.3.2 标准规范指引风貌建设
4.3.3 精心策划路径推进村庄规划实施
4.3.4 产业规划助力塑造乡村特色风貌
4.3.5 莲麻村——规划先行培育客家文化特色产业小镇
4.4 项目统筹·一体化推进
4.4.1 三个一体化协同推动美丽乡村工程
4.4.2 涉农项目资金统筹使用
4.4.3 区域推进协同整合连线成片项目
4.4.4 行动流程协同加快工作推进速度
4.4.5 青云村——打造三青片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示范
4.5 三师下乡·育南粤工匠
4.5.1 专业志愿者行动激活南粤古老驿道
4.5.2 人才下乡成效影响深远
4.5.3 设计先行创乡村风貌塑造新模式
4.5.4 工匠培训成乡村人才可持续路径
4.5.5 樟林村——培育熟悉热爱潮汕文化乡土人才队伍
4.6 遺产活化·塑文旅新风
4.6.1 历史文化遗产奠定了乡村风貌本底
4.6.2 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显著
4.6.3 遗存活化利用引领特色风貌主题
4.6.4 四个闭环创新塘口文化旅游模式
4.6.5 强亚村——以遗产保护为契机带动乡村风貌塑造
5 翁源县——广东省创建新农村建设一体化试点
5.1 拆出新空间,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5.2 营造新特色,树立风貌塑造新标杆
5.2.1 找准村庄发展定位,立足区域优势和村庄特色
5.2.2 引入专业技术团队,构建多方社会力量共同体
5.3 制定新规则,统一农房管理新秩序
5.3.1 建章立制成体系,探索一套农房管控制度模式
5.3.2 一张蓝图干到底,统一农房建设标准创新流程
5.4 创立新模式,提供资金下乡新来源
5.5 运用新系统,加快乡村建设新速度
5.6 小结
6 广东省典型地区乡村风貌塑造的经验
6.1 试行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城乡风貌治理新体系
6.1.1 农村综合改革,调动积极性强化村民主体责任
6.1.2 城乡融合试验,提升城乡一体化风貌管控水平
6.1.3 借鉴城市管理手段,创新乡村物业管理方式
6.1.4 运用新型治理工具,搭建乡村管理规范体系
6.2 规范农房建设程序,建立全要素乡村风貌标准
6.2.1 完善风貌管控规程,建立全要素三级设计体系
6.2.2 强化建设许可制度,倡导新时代乡村风貌要求
6.2.3 编制工程标准图集,推广实用型农房建造技术
6.2.4 保护农村特色工艺,鼓励高层次人才下乡服务
6.3 统筹涉农资金使用,探索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
6.3.1 优化审批程序,实行农房建设全过程管理制度
6.3.2 改革激励机制,探索涉农资金跨部门统筹使用
6.3.3 完善“规划一设计一建设一运营”一体化程序
6.3.4 提倡优秀案例,发布乡村风貌塑造正负面清单
6.4 鼓励人才资金落地,产业特色化助力风貌塑造
6.4.1 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农村产业化特色化
6.4.2 倡导万企帮万村,支持乡村振兴风貌塑造
6.4.3 乡村风貌示范带,打造乡村特色风景画廊
6.4.4 乡村振兴大擂台,文化塑造岭南特色家园
6.5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和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