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印度族群关系治理(以旁遮普问题为例1983-1994)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79540
  • 作      者:
    作者:谢超|责编:范晨星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20世纪80年代初,在印度旁遮普邦出现锡克族群与印度教族群之间的激烈冲突,持续不断的族群问题成为制约旁遮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治理族群关系的治理都需要平衡族群发展与国家建设。当政府能够争取到足够多的当地人口支持时。激进组织就无法在族群内部招募到足够的人员,以补充在政府治理行动中损失的成员;而拥有民众支持的意义则在于,虽然有了民众支持并不必然治理成功,但是没有民众支持是无法治理成功的。 根据族群关系各方的行为方式及其对当地民众支持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应通过观察中央政府、激进组织和当地温和派的策略选择来分析治理族群问题的效果,三者的互动将影响当地民众对于当地治理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选择,从而决定中央政府族群治理策略的效果。根据上述启示,本书将印度政府治理锡克问题分为四个阶段,并详细回顾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揭示一个族群治理的有效路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锡克问题的缘起与既有解释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
第二节 关键术语的定义
第三节 既有解释之宗教文化论
第四节 既有解释之政党竞争论
第五节 既有解释之社会经济论
第六节 既有解释之外部干预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治理族群关系的条件组合
第一节 治理族群关系的三个必要条件
第二节 中央政府的策略选择
第三节 激进组织的策略选择
第四节 温和派的策略选择
第五节 治理成功的条件组合
第六节 关于区别策略的研究推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宾德兰瓦里与锡克问题的兴起
第一节 锡克问题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阿南德普尔萨希布决议》
第三节 锡克问题兴起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第四节 宾德兰瓦里的崛起
第五节 宾德兰瓦里占据金庙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迪拉与“蓝星行动”的影响
第一节 “蓝星行动”的准备
第二节 “蓝星行动”的无区别特征
第三节 印度政府的反思与总结
第四节 “蓝星行动”的后续影响
第五节 “伍德罗斯行动”及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拉吉夫·甘地的族群治理策略演变Ⅰ
第一节 英迪拉遇刺与拉吉夫接任
第二节 拉吉夫任期之初的族群治理思路
第三节 《拉吉夫一隆格瓦尔协议》
第四节 拉吉夫政府未能履行协议
第五节 “黑色闪电Ⅰ行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拉吉夫·甘地的族群治理策略演变Ⅱ
第一节 罗德计划的无疾而终
第二节 吉尔首次出任旁遮普警长
第三节 “黑色闪电Ⅱ行动”
第四节 吉尔带来的全新媒体策略
第五节 “黑色闪电Ⅱ行动”评价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印度政府过渡期与锡克问题
第一节 国大党式微与地区政党的崛起
第二节 总理维·普·辛格的少数政府
第三节 总理钱德拉·谢卡尔的少数政府
第四节 激进组织的碎片化与犯罪化
第五节 吉尔被解职与央地信任问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拉奥政府治理锡克问题的策略
第一节 地方政府重新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节 吉尔警长的族群治理新理念
第三节 地方温和派力量的整合和加强
第四节 地方温和派的同族群优势
第五节 “保卫者Ⅰ”和“保卫者Ⅱ”行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锡克问题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族群治理与宗教的关系
第二节 族群治理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旁遮普族群关系的未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同族群优势理论再思考
第一节 族群治理中的同族群优势
第二节 同族群治理策略的效用考察
第三节 锡克问题中的同族群优势
第四节 全书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