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风险分析预警理论与方法(精)/中国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论丛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3279769
  • 作      者:
    作者:彭其渊//鲁工圆//徐培娟//杨奎//文超|责编:金锋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为中国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论丛之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资助项目,同时获批“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系统分析了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风险,提出了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风险实时分析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危险源数据库,确定了危险源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建立了列车调度员“工作-负荷-疲劳”递推模型,阐述了调度指挥系统环境风险、运力资源管理风险等的管理与预警理论。 本书对于提高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水平、保障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建设、调度指挥风险分析及预警、列车运行智能调整及主动安全控制、调度指挥风险分析预警及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本书可供高速铁路各级运输调度指挥人员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预警技术及系统概述
1.1.2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及预报警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铁路运营调度指挥系统
1.2.2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安全保障
1.2.3 铁路行车安全预警、冲突管理理论研究
1.2.4 铁路调度指挥可靠性研究
1.3 我国铁路调度指挥体系及其工作机制
1.3.1 我国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结构
1.3.2 我国铁路调度指挥工作机制
第2章 行车调度系统运行稳定性演化机理
2.1 行车调度系统界定
2.1.1 行车调度系统的构成及任务
2.1.2 系统的不稳定性状态转移
2.1.3 耗散结构理论及应用
2.2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行车调度系统熵的计算
2.2.1 耗散结构理论适用性分析
2.2.2 行车调度系统的熵
2.2.3 行车调度系统的熵值变化
2.2.4 行车调度的熵流
2.2.5 行车调度的熵源
2.3 行调系统的涨落及状态演化
2.3.1 涨落基本概念
2.3.2 行车调度系统的涨落
2.3.3 涨落对行车调度系统的作用
2.3.4 行车调度系统不同状态演化过程
第3章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风险分析
3.1 风险与危险的联系与区别
3.2 调度系统危险源辨识
3.3 调度系统危险源特征
3.4 调度系统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第4章 环境和设备类的行车调度运行风险分析
4.1 影响行调系统运行的环境和设备类运行风险发生频率分析
4.1.1 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分析
4.1.2 环境对设备可靠性造成的影响
4.1.3 危险因素发生频率历史统计分析
4.1.4 危险因素分类及频率分析
4.1.5 危险因素的发生频率的概率密度估计
4.2 危险因素对列车晚点危害程度分析
4.2.1 晚点列车数统计分析
4.2.2 晚点列车数与危险因素作用关系分析
4.2.3 危险因素造成的危害程度分析
4.3 环境和设备类危险因素对应的风险等级的划分
第5章 行车调度员人因失误分析
5.1 人因失误率预测技术
5.1.1 人因失误概述
5.1.2 人因失误率计算方法(THERP)
5.2 行车调度员人因失误概述
5.3 基于THERP理论的行调人因失误率静态分析
5.4 基于马尔科夫链理论人因失误率动态分析
5.4.1 马尔科夫链基本理论
5.4.2 基于马尔科夫理论的行车调度人员状态转移
5.5 实例分析
5.5.1 行车调度员执行任务时的动作单元界定
5.5.2 行调人因静态失误率
5.5.3 行调人因失误动态状态概率
第6章 高速铁路调度员疲劳机理
6.1 调度人员疲劳风险分析
6.1.1 疲劳的影响和危害
6.1.2 行车调度员疲劳程度发展规律
6.2 调度人员疲劳监测方法
6.2.1 疲劳监测功能需求分析
6.2.2 疲劳监测体系架构设计
6.2.3 调度员疲劳监测模块功能结构设计
6.2.4 疲劳监测方法的实现
6.3 行车调度员疲劳规律实例研究
6.3.1 行车调度员疲劳程度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6.3.2 行车调度员疲劳程度及发展变化过程
第7章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专业调度台设置理论
7.1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专业调度台设置概述
7.1.1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专业调度台的重要性
7.1.2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专业调度台设置原则
7.1.3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专业调度台设置思路
7.2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行车调度台设置
7.2.1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台设置影响因素
7.2.2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工作负荷评估
7.2.3 行车调度工作负荷与管辖区段繁忙程度的关系
第8章 高速铁路调度系统环境风险预警
8.1 高速铁路环境风险分类
8.1.1 高速铁路环境风险组成
8.1.2 高速铁路环境风险特征
8.1.3 高速铁路环境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
8.2 高速铁路环境风险分析
8.2.1 大风
8.2.2 降雨
8.2.3 降雪
8.2.4 雷电
8.2.5 大雾
8.2.6 地震
8.2.7 异物侵限
8.3 环境风险影响下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应急处置流程分析
8.3.1 大风
8.3.2 降雨
8.3.3 降雪
8.3.4 雷电
8.3.5 大雾
8.3.6 地震
8.3.7 异物侵限
8.3.8 实例分析
8.4 高速铁路环境风险预警原理
8.4.1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高速铁路环境灾害风险分析
8.4.2 灰色关联度计算
8.4.3 关联度计算结果分析
第9章 高速铁路运力资源管理与预警
9.1 调度指挥运力资源分析
9.1.1 运力资源运用的特点
9.1.2 高速铁路运力资源分类
9.2 预警总体流程与级别划分方法
9.2.1 预警总体流程
9.2.2 预警级别总体划分方法
9.3 区间线路冲突预警技术
9.3.1 区间线路冲突判定
9.3.2 区间线路冲突预警关键技术
9.3.3 区间冲突预警流程与级别判定
9.4 到发线运用冲突预警技术
9.4.1 到发线运用冲突判定
9.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